诗词里的中国(李清照词传)

诗词里的中国(李清照词传)
作者: 兰泊宁|责编:袁静梅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39.80
折扣购买: 诗词里的中国(李清照词传)
ISBN: 9787545568707

作者简介

兰泊宁,本名兰丽敏,擅长写历史人物,文笔优美流畅,兼具思辨性、故事性和历史的沧桑感、厚重感,以能写出人物的真性情和本色人生著称。已出版多部作品,代表作《她们灵魂里有香气》《大明三百年》《大唐女人》等。

内容简介

芳华千秋女人花 敏感的女子能从花信里 感知生命的信息一从花期短 暂感知青春短促,从花开花 落感知世事无常,所以她们 爱花、惜花。爱花即是爱己 ,惜花即是惜青春,《红楼 梦》里埋香冢、泣残红,葬 花的颦儿正是天造万物里极 具性灵的一个。 女人的一生恰如一朵花 从开到落的过程。 《漱玉词》中处处有花 的姿容、花的魂魄。李清照 以一颗玲珑心写那些陪伴她 走过青春和人生的花儿,而 那些花儿正是她生命的缩影 。在似水流年里,这些花儿 让她欢喜、忧愁,而她亦是 一朵与众不同的花,一朵历 经红尘劫的花。 李清照笔下的梅:此花 不与群花比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 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 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 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 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 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 比。 ——李清照《渔家傲》 她站在暗影重重的一角 ,观望着这一世风月,默默 地感知到了那春信已至,纵 使这世界依然自雪皑皑、处 处冰霜。爱上一件物与爱上 一个人本没有区别,可以是 经年酝酿的情意,也可以是 一瞬间的相遇。她无法对独 占春首的梅花熟视无睹。 李清照一生钟爱梅花, 她写梅花的词也最多,时间 跨度从少女时代到老年,爱 梅之情长达一生。在这首格 调明朗、清新的《渔家傲》 中,那梅如同娇羞的少女, 娇媚旖旎,却又仿佛暗藏不 可思议的力量。是的,雪天 里凌寒开放、覆盖着白雪的 梅枝,犹如天工雕出的琼枝 ,高洁绝尘,它那香气馥郁 的面庞半露半隐,柔美又娇 丽,静立在琼枝端处,那是 只有美人出浴才能拥有的美 ,着一身新装,洗尽铅华, 玉洁冰清,她无法不去爱它 。 可能大自然对梅花情有 独钟,所以才有意让今晚的 月色分外明亮。月光下,雪 地上,一树梅花傲然吐蕊, 暗香浮动,越发显示出冰清 玉洁的秉性、气质。此时此 地,月朗星稀,夜色朦胧, 仿佛一切的景致都在与之映 照,为之衬托。既然连化育 万物的造物者都格外宠爱梅 花,就让我们给金樽倒满美 酒,趁着浓浓酒兴,一同来 观赏这月下初放的梅花吧。 不要怕醉了,要知道那百花 之中谁能与这梅花相比呢? 这一夜,它在她的眼里非比 寻常。她赏花,也赏读着此 时此刻自己心底的情愫,她 知道她会从它的身上看出来 一些什么,那是生命里的孤 标傲世,她知道它是不一样 的,她也知道自己是不一样 的。 这首咏梅词极具少女李 清照卓然独立、孤高不群的 个性与气质。外意写梅,内 意写人,亦花亦人,形神宛 肖,浑然一体。李清照总是 如此擅长将情意融入她眼目 之下的一草一木,深情流转 却又不动声色,如此稳妥。 南朝齐梁诗人何逊在《咏早 梅/扬州法曹梅花盛开》中 写道:“兔园标物序,惊时 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 拟寒开。”梅花开于冬春之 交,总是最能惊醒人的时间 意识,在这时刻清醒地守望 ,不偏不倚地提醒着人们人 世来往。梅花在国人的观念 里被赋予了太多的生命意象 ,孤独、傲世、殊胜。“万 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 下春。”所以梅花又称“东风 第一枝”。李清照在自己的 喜好里选择了它,以此来匹 配自己的意志。 在李清照笔下,凌寒吐 艳的梅花是一个有生命的美 人。晚唐诗人韦庄将美人比 做梅花:“一枝春雪冻梅花 ,满身香雾簇朝霞。”何其 美艳高洁。明代高启《梅花 》诗有云:“琼姿只合在瑶 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 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 来。”月下梅花之状又何其 高洁绝尘。少女时代的李清 照才华绝世,对生活充满了 热烈的憧憬和向往,她笔下 的文字充满了青春生命热烈 、奔放的活力,而她也活成 了一枝梅花,以红颜女儿身 来经历她的红尘劫。正如李 清照故居门口悬挂的那副楹 联所写:与青莲后主齐名, 词坛载誉称三李;同绿绮梅 花做伴,杏靥含愁寂半生。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 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楱楚 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 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 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 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 、数声羌管。 ——李清照《滞人娇·后 亭梅花开有感》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