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5.30
折扣购买: 青春咖啡馆
ISBN: 9787020135608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法国当代著名作家,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莫迪亚诺1945年生于巴黎郊外布洛涅一比扬古地区,父亲是犹太金融企业家,母亲是比利时演员。1968年莫迪亚诺在伽利玛出版社出版处女作《星形广场》一举成名。1972年的《环城大道》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1978年的《暗店街》获得龚古尔文学奖。1996年,莫迪亚诺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奖。 莫迪亚诺的小说常常通过寻找、调查、回忆和探索,将视野转回到从前的岁月,描写“消逝”的过去;也善于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 自1968年至今,莫迪亚诺已经出版近三十部小说,在三十多个国家出版。
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 出,那扇门人称黑暗之门。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 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 ,她从不跟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 啡馆里的那些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跟我们年纪相 仿,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在十九到二十五岁之间。 有时候,她会坐到他们中间去,但大部分时间里,她 还是喜欢坐她自己的那个专座,也就是说坐最里端的 那个位子。 她来咖啡馆的时间也不固定。有时,你会发现, 她早晨一大早就坐在那里了。要么,到午夜时分,她 才出现,然后在那里一直待到咖啡馆打烊。在这个街 区,这家咖啡馆还有布盖和拉贝格拉是关门最晚的, 但孑L岱却云集了最千奇百怪的顾客。岁月流逝,我 常常不由自主地问自己,是否仅仅因了她的存在,才 使得那家咖啡馆和那里的人都显得那么异乎寻常和与 众不同,仿佛她用自己的芬芳把他们都浸透了。 我们来做个假设,假设有人用一块布条蒙住你的 眼睛,把你带到那里,让你在一张桌子旁边坐下,然 后揭掉蒙眼布,给你几分钟时间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你现在是在巴黎的哪一个街区?这时候,你可能只 要观察一下周围的邻座。听一听他们的谈话内容,随 即便能猜出:是在奥黛翁交叉路口的附近地区,在我 的想象中,这个地区下雨天总是灰蒙蒙的一片。 有一天,一名摄影师走进了孔岱。从外表上看, 他跟店里的顾客没有任何分别。同样的年龄,同样的 不修边幅。他穿着一件对他来说太长的上衣,一条平 纹布裤子和一双肥大的军用皮靴。他拍摄了大量经常 光顾孔岱的那些客人的照片,然后他自己也变成了一 个常客,如此一来,在其他人看来,他拍的好像是全 家福。后来,这些照片登在一本以巴黎为主题的摄影 画册里出版,照片下面的说明文字很简单,只列有这 些顾客的名字或者外号。她在好几幅照片中都出现过 。就像电影中常说的那样,她比其他人都上镜。在照 片上的所有的人当中,读者最先注意的是她。在摄影 画册页脚的说明文字中,她的名字是“露姬”。“从 左到右分别是:扎夏里亚,露姬,塔尔赞,让一米歇 尔,弗雷德和阿里·谢里夫……”“近景,坐在吧台 边的是:露姬。在她身后是:安妮特,堂·卡洛斯, 米海依,阿达莫夫和瓦拉医生。”她站得直挺挺的, 但其他人的姿势却很随意,比方说,那个名叫弗雷德 的人甚至把头靠在那张仿皮漆布长椅上呼呼睡着了, 很显然,他已经好几天没刮胡子。有一点必须明确: 露姬的名字是在她开始频繁光顾孑L岱的时候,别人 给起的。有一天晚上,临近午夜时分,她走了进来, 当时我也在场,店里只剩下塔尔赞、弗雷德、扎夏里 亚和米海依,他们都坐在同一张桌子边。塔尔赞大叫 起来:“哎呀,露姬来了……”起初,她显得有些惶 恐,但没过多久她的脸上便绽出了微笑。扎夏里亚站 了起来,装出一副很庄严的口气说道:“今天晚上, 《青春咖啡馆》是莫迪亚诺最令人心碎的作品之一。怍品中一如既往地充满了调查与跟踪,回忆与求证,找不到答案的疑问。 在巴黎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靠近卢森堡公园的奥黛翁,有一家名叫孔岱的咖啡馆。它像一块巨型磁铁一样,吸引着一群十八到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他们“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不羁”,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从不考虑未来,享受着文学和艺术的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