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遇见不变的纯真(精)

遇见你遇见不变的纯真(精)
作者: 萧红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1.30
折扣购买: 遇见你遇见不变的纯真(精)
ISBN: 9787201109053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内容简介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一九一一年,在一个小县城里边,我生在一个小 地主的家里。那县城差不多就是中国的最东最北部— —黑龙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 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 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 而疏远,甚至于无情。 有一次,为着房屋租金的事情,父亲把房客的全 套的马车赶了过来。房客的家属们哭着诉说着,向我 的祖父跪了下来,于是祖父把两匹棕色的马从车上解 下来还了回去。 为着这两匹马,父亲向祖父起着终夜的争吵。“ 两匹马,咱们是算不了什么的,穷人,这马就是命根 。”祖父这样说着,而父亲还是争吵。九岁时,母亲 死去。父亲也就更变了样,偶然打碎了一只杯子,他 就要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后来就连父亲的眼睛也转 了弯,每从他的身边经过,我就像自己的身上生了针 刺一样;他斜视着你,他那高傲的眼光从鼻梁经过嘴 角而后往下流着。 所以每每在大雪中的黄昏里,围着暖炉,围着祖 父,听着祖父读着诗篇,看着祖父读着诗篇时微红的 嘴唇。 父亲打了我的时候,我就在祖父的房里,一直面 向着窗子,从黄昏到深夜——窗外的白雪,好像白棉 花一样飘着;而暖炉上水壶的盖子,则像伴奏的乐器 似的振动着。 祖父时时把多纹的两手放在我的肩上,而后又放 在我的头上,我的耳边便响着这样的声音: “快快长吧!长大就好了。” 二十岁那年,我就逃出了父亲的家庭。直到现在 还是过着流浪的生活。 “长大”是“长大”了,而没有“好”。 可是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 而外,还有温暖和爱。 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 久的憧憬和追求。 蹲在洋车上 看到了乡巴佬坐洋车,忽然想起一个童年的故事 。 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祖母常常进街。我们并不 住在城外,只是离市镇较偏的地方罢了!有一天,祖 母又要进街,命令我: “叫你妈妈把斗风给我拿来!” 那时因为我过于娇惯,把舌头故意缩短一些,叫 “斗篷’’作“斗风”,所以祖母学着我,把“风” 字拖得很长。 她知道我最爱惜皮球,每次进街的时候,她问我 : “你要些什么呢?” “我要皮球。” “你要多大的呢?” “我要这样大的。” 我赶快把手臂拱向两面,好像张着的鹰的翅膀。 大家都笑了!祖父轻动着嘴唇,好像要骂我一些什么 话,因我的小小的姿势感动了他。 祖母的斗篷消失在高烟囱的背后。 等她回来的时候,什么皮球也没带给我,可是我 也不追问一声: “我的皮球呢?” 因为每次她也不带给我,下次祖母再上街的时候 ,我仍说是要皮球。我是说惯了,我是熟练而惯于作 那种姿势。 祖母上街尽是坐马车回来,今天却不是,她睡在 仿佛是小槽子里,大概是槽子装置了两个大车轮。非 常轻快,雁似的从大门口飞来,一直到房门。在前面 挽着的那个人,把祖母停下。我站在玻璃窗里,小小 的心灵上,有无限的奇秘冲击着。我以为祖母不会从 那里头走出来,我想祖母为什么要被装进槽子里呢? 我渐渐惊怕起来,我完全成个呆气的孩子,把头盖顶 住玻璃,想尽方法理解我所不能理解的那个从来没有 见过的槽子。 很快我领会了!见祖母从口袋里拿钱给那个人, 并且祖母非常兴奋,她说叫着,斗篷几乎从她的肩上 脱溜下去!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