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之情(精)

行香之情(精)
作者: 何建明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20
折扣购买: 行香之情(精)
ISBN: 9787220123702

作者简介

何建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院长,茅盾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劳动模范。1978年开始进行创作,出版文学著作50余部,代表作有《革命者》《雨花台》《诗在远方》《浦东史诗》《大桥》《南京大屠杀全纪实》《爆炸现场》《国家》《忠诚与背叛》《国家行动》《共和国告急》《中国高考报告》《落泪是金》等。其20多部作品被翻译到十几个国家出版,12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作品曾五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四次获得徐迟报告文学奖、三次获得《人民文学》特等奖等,以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好书等。

内容简介

年轻时我们这样热爱文 学 年轻时我们都一样,我 们都如此热爱文学——似 乎是很遥远的事,但似乎 又像是昨天由自己编织的 一个个梦。年轻的时候没 有现在拥有这么巨大的书 的世界和像雨一样多的媒 介,我们有的只是早出晚 归的“造反有理”“打倒!打 倒!”的恐怖岁月。真羡慕 今天的人,又真憎恨今天 的人——因为现在许多人 躺在书海里却不知何处是 知识,不懂得如何放下浮 躁的心,去静静地挑几本 有用的书慢慢地、细细地 将它们读完…… 我们那个时候并非如此 ,我们异常珍惜每一本书 、每一次阅读,甚至对每 一次阅读都要用最原始的 手段,用笔一一地记下阅 读的心得和体会,或者仿 写几段深情的文字。 那时的我们每一次阅读 都像饱餐了一顿山珍海味 一样满足,于是如果有了 第一次的梦想便紧接着追 寻第二次的梦想……我记得 自己第一次看一本厚厚的 苏联小说纯粹是个偶然的 机会:小学暑假时没有地 方可去,便到了亲戚家瞎 转悠。也就在这无聊的转 悠间,我看到了一本没头 没尾的厚书。书的前面少 了十几页,估计是被之前 看的人撕掉了,或者是被 人当作“毒草”给“锄”了一遍 。书的后面也被人这样“锄” 了一遍,所以它成了没人 关注的“垃圾”,被扔在大家 不注意的地方。而我把它 捡起来后,就再也没有放 下,一直到读完,读完后 又悄悄地藏了几天,最后 不敢藏了,又把它悄悄地 放回亲戚家。那个时候, 藏“毒草”是有罪的,也会让 人觉得很可怕,因为大人 们告诫我们:凡是“毒草”, 就会影响“身心”,我们是‘‘ 革命的接班人”。任何“毒草 ”都不能沾边。但这本“毒草 ”却早已“毒’’到了我的心灵 深处——事实上我内心则 像着了迷一般被书中的故 事所吸引着、感动着,并 且从此将书中的主人公模 仿了一辈子。书中那个人 的名字我也记了一辈子, 他就是保尔·柯察金。 我之所以热爱和崇拜保 尔,是因为他作为一个穷 苦人家出身的革命者,他 有与冬妮娅的初恋,他有 少年时拿枪战斗的惊险经 历,他还有青春时修铁路 和与白匪搏杀的战斗,及 同女友丽达的一段刻骨铭 心的炽热爱情……最重要的 是,他后来成了“钢铁战士’’ 和作家。这些都让我迷恋 ,都让我崇拜,都让我向 往,都让我刻意朝着他的 人生轨迹奋斗着,一直到 现在。 保尔的一段话,当时我 和许多人都能倒背如流。 这段话也曾鼓舞了无数其 他的中国青年。它是这样 说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 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 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 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 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 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为解放人类而斗争。人 应当赶紧的充分的生活, 因为意外的疾病和悲惨的 事故随时可能结束他的生 命。'’保尔的这段话的最 后一句许多人没有在正式 场合将它读出来,是因为 它不像前面的话那么高亢 和有革命性。 当能背诵这段话和书中 许多情节后,我居然仍不 知道读过的这本书叫什么 名。太巧合,后来又在另 一个邻居家读到了保尔特 别钟爱的一个革命者“牛虻” 的《牛虻》小说。这种巧 合,我想肯定是我这辈子 的一种“宿命”——让我与文 学有关,干一辈子文学事 。 我在给今天的文学朋友 讲课时,许多次都谈到自 己童年时代的这段记忆和 阅读经历。这真的是太宝 贵了,影响了我一生! 后来的阅读似乎就变得“ 方便”多了——有心者总能 成事。我开始注意,每每“ 破四旧、立四新”的行动中 ,总能从“造反派”的身后, 及他们行将烧毁的书堆里 发现几本“毒草”,有的是“ 大毒草”。那时我记得有两 本“大毒草”是绝对不能碰的 ,它们是《欧阳海之歌》 和《青春之歌》。少年时 的逆反心理就这么强烈, 你越不让做的我就越要去“ 试试”。于是“欧阳海”和“林 道静”这两个名字便这样烙 在我的心中。他们跟保尔 不太一样,但我却能从书 中发现他们也很崇拜保尔 或保尔式的“战斗生活”。为 了两本书,我还经历了一 次惊心动魄的挨打:父亲 是个小官,小官在“文革”中 也必须是被打倒的“走资派” ,因为造反派们说他的“主 子”是刘少奇和邓小平。带 头揭发和批斗父亲的恰恰 是父亲一手提拔的人,父 亲也是他的入党介绍人。 那个人就住在我家旁边— —很长很长时间,我一直 认为这样的人是世界上最 可恨的人。后来发现在中 国历朝历代社会里,这样 的人其实很多,今天也是 如此。这样的人最终会有 报应。 P5-7 一段段深情的对话,一个个记忆的和解,一句句动人的话语,让你在万重的人生路上寻到美好和爱,*具治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