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腓特烈二世的故事(上下)

皇帝腓特烈二世的故事(上下)
作者: (日)盐野七生|译者:田建国//左翼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6.40
折扣购买: 皇帝腓特烈二世的故事(上下)
ISBN: 9787508692319

作者简介

盐野七生,*本**欢迎的历史作家之一。1937年出生于*本,16岁时读荷马的《伊利亚特》,从此被一个与*本社会截然不同的世界所吸引。大学主修哲学,26岁游学意大利两年,回*后不久毅然出走,再赴意大利,一住至今。在意大利,盐野七生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历史写作,于是一写就写了50年。系列作品“希腊人的故事”“罗马人的故事”“中世纪的故事”“文艺复兴的故事”横跨两千年岁月,盐野七生以宏大的视野和细腻的笔触,把西方世界的英雄故事、变革历程、人性光暗娓娓道来,不失幽默地讲述历史的真实。 曾获奖项: 1993年获第6届“新潮文艺奖” 1999年获第2届“司马辽太郎奖” 2001年获土木学会“出版文化奖” 2006年获第41届“书店新风奖” 2000年获颁意大利“**勋章” 2001年被*本文部省评为“文化功勋人物” 2005年获*本“紫绶勋章” 2007年被*本文部科学省认定为“文化功劳者”

内容简介

17岁奋起 1212年1月,奥托终于离开意大利返回德意志,此时从德意志又来了一拨人造访腓特烈。这些人是反奥托派的,他们请求腓特烈去德意志。反奥托派的诸侯们聚首纽伦堡,选腓特烈做自己的皇帝。这拨人此行便是请腓特烈接*并去德意志落实此事。 奥托以萨克森为根据地,地盘在德意志北部,而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地盘则位于德意志的西南部。与其说是南德向北德造反,不如说是德意志西南部从一开始就不适应奥托粗暴的高压统治。他们起来造反,还选腓特烈替代奥托当皇帝,请他出山做自己的**。 腓特烈的祖父、父亲都是皇帝,都死在皇帝的位上。对腓特烈来说,继位是自己理所当然的权利。但他没有立即答应,是因为前面还有诸多障碍。 首先,当初要在西西里王国恢复国王直接统治一事一直没有进展。 这里的原因在于,封建诸侯的本意只是想守住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奥托南下给了他们*好的理由,让他们把防卫自己的领地放在了首位。具体表现就是他们不再响应腓特烈的命令归还城寨。 第二,尽管实现国王直接统治是一个遥远的目标,但腓特烈一无钱二无兵的状态一直没有改变。妻子带来当嫁妆的500名骑士由于水土不服,任务繁重,不少人染上疾病,大部分已经死亡。 然而,不接*或拖延接*德意志的请求也有相当大的弊端。 **,奥托尽管已经被教皇开除了教籍,又遭到了诸侯们的反对,处于守势,但他很年轻,才30岁。如果腓特烈推迟前往德意志,奥托极有可能在此期间挽回颓势。 第二,腓特烈在自己立足未稳的情况下能否毅然前往德意志是个问题。不过,在西西里王国恢复国王的直接统治,必然导致与既得利益阶级的激烈冲突。这项艰难事业何时才能实现尚难预料。 17岁的腓特烈做出了决定。他也许不想先立稳脚跟,再迈出脚步,而是考虑先迈出脚步,成功后再回头解决脚跟的问题。17 岁的年轻人决定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开始他的冒险之行。不过,在出发前他要先做好一些事情。 教皇英诺森三世 17 岁的腓特烈想展翅高飞了。在这个时期,下面四个人是他无法忽视的。 萨克森公爵奥托 30岁 教皇英诺森 52岁 英国国王约翰 45岁 法兰西王腓力 47岁 教皇英诺森开除了奥托的教籍,所以奥托是教皇的敌人。奥托与他的伯父英王约翰有着同盟关系。约翰与法兰西王腓力因英王在法兰西境内的领土问题一直处于敌对关系之中。法兰西王领土的东侧即与腓特烈在德意志西南部的地盘接壤。因此在逻辑上,执意要把英国势力驱逐出去的法兰西王与开除同英王结盟的奥托教籍的教皇有着一致的利害关系,他们是“伙伴”。 腓特烈此行德意志的目的在于夯实德意志诸侯送给他的帝位。为此,恢复掌握霍亨斯陶芬家族广布在德意志西南部的领土便不可或缺。他需要与紧邻西边的法兰西搞好关系。教皇已经表示换马,用腓特烈取代奥托。17岁的腓特烈决定优先考虑进一步巩固教皇对自己的支持。 不过腓特烈懂得,同一个君主统治位于北方的德意志和位于南方的西西里王国,这可是历代罗马教皇的梦魇。教皇为避免这种情况无所不用其极。如今,自己身为西西里国王,却准备接*德意志诸侯的邀请前去落实帝位。腓特烈只有做好一件事,才能让罗马教皇消除疑虑,进一步巩固教皇对自己的支持。 接见德意志来使两个月以后,在巴勒莫的主教堂,父亲腓特烈和母亲科斯坦扎出席了他们刚满一岁、名字用德语念作亨利的嫡子恩里克登基成为西西里王国国王的仪式。这样在形式上,皇帝和国王就分别由两人担任了。腓特烈任命妻子科斯坦扎摄政,代一岁的国王统治**,并安排好了辅佐她的**阵容。儿子的登基典礼是这一系列事前准备工作的*后仪式。登基典礼两个星期以后,腓特烈登上了北上之船。 这是一次一无所有的旅程,尽管是去接*帝位,他的随员还是少得惊人。算上德意志来的使节,再加上大主教贝拉尔德,总共才有七人。另外还有两人随行,但他们的工作包揽了秘书、**员等一应杂事,不能算作随员。我本来认为无论如何腓特烈会带上卫兵,但当时的所有记录都未提及此事,怕是卫兵人数少得不值一记。而且,载着腓特烈北上的也不是自家的船只。这一时期,西西里王国连商船队都还没有,遑论海*。他们只能乘坐海洋城邦**热那亚的船。 这时的热那亚与同属海洋城邦**的比萨处于战争状态。热那亚船的船长知道搭载的是腓特烈及其一行,却说不能到腓特烈所希望去的罗马。船长让他们在加埃塔的港口下船,请他们从那里再由陆路去罗马。船长说,从罗马近海到比萨之间的海域的制海权掌握在比萨海*手里,热那亚船无法保证乘客的安全。 就这样,腓特烈半道在加埃塔下了船。所幸加埃塔居民对西西里王国抱有善意,腓特烈一行得以乘坐他们提供的船只来到罗马的外港奥斯蒂亚,从而避开了强盗出没的陆路。4 月,在离开西西里两个星期之后,腓特烈一行来到罗马。尽管年轻的腓特烈只带区区数人进城,罗马民众还是用欢呼声迎接了他。 复活节当天,腓特烈实现了与教皇英诺森三世的**次会晤。14年前腓特烈的母亲去世时,教皇就成了他的监护人。这是52岁的教皇**次见到自己代行父母职责的孤儿长大后的样子。 双方印象似乎**好。腓特烈有才华,能使每个见他的人瞬间倾倒。教皇英诺森三世虽是中世纪的权力象征,却对能看见时代未来的年轻人格外敏感。 正是这位英诺森教皇,两年前承认了28岁的方济各所领导的修道会。阿西西的方济各鼓吹爱与贫,与当时的基督教会背道而驰。如果被罗马教皇断定为反天主教者,方济各和追随他的年轻人或许会被判处火刑。然而,当时基督教会的*高地位者却正式承认了这个年轻人的团体。这也强有力地推动了圣方济各修道会以后的发展。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阿西西的方济各和皇帝腓特烈二世都是生于中世纪的文艺复兴的先驱者,却都因得到了感觉像是代表了中世纪的这位教皇的认可而抓住了腾飞的机会。这事**有趣。 *有意思的是,英诺森给予17岁腓特烈的援助和他给予方济各的一样,也是年轻人眼下*需要的。教皇给予腓特烈的支持是把自己对腓特烈的强烈支持写成公文发给各国君主和各地大主教,并在金钱上给了一无所有的17岁的腓特烈*难得的援助。 教皇不但为腓特烈提供了他们在罗马期间的费用,还提供了他们离开罗马直到进入德意志以前所需要的所有盘缠。不过,教廷似乎把给钱援助与收回借款分得很清,要求腓特烈支付他到成年为止10年期间的监护费。这笔费用高达318公斤黄金,腓特烈用自己**的一块领地丰迪做交换,了结了此事。这是腓特烈**次遇到人生重大的胜败关头,但他用谈判还款的方式避免了行动*阻。 即使这样,教皇英诺森三世对17岁的腓特烈也算是照顾有加了。教皇同意搭载腓特烈的热那亚船悬挂教皇旗帜从罗马航行到意大利北方。这就使与热那亚水火不容的比萨下不了手,使腓特烈得以在比萨的领海内安全航行,并抵达热那亚港登陆。 从热那亚只有陆路去德意志。途中的障碍不在阿尔卑斯山,而在阿尔卑斯山南面的意大利北方。障碍也并不是盗贼团伙之流,而是**在意大利北方、打着“commune” 即**体旗号的各个城邦。 1.腓特烈二世,盐野七生深爱的男人。 本作品是盐野七生用情深厚、着墨浓重的压轴大作。皇帝腓特烈二世在盐野七生眼中,无异于“中世纪的恺撒”,他既虔诚笃信,敢爱敢恨,也是富有创造精神的改革者。不幸的童年带来成长的艰辛,也造就了腓特烈强韧不屈的性格。他精通阿拉伯语、热爱学问、喜好鹰猎、重视法律、擅长外交、情感生活尤其丰富,同时,对伊斯兰文化的宽容、对法律和制度的重视、对神权独断的反感,让他成为那个时代罕见的个性凸显的政治家。 2.从腓特烈二世的经历,探测历史的另一面。冷知识热启发,历史硬核感跃然纸上。 盐野七生通过腓特烈的故事,挖掘历史的另一面。 什么是“神圣罗马帝国”?什么是“西西里王国”?什么是“条顿骑士团”?欧洲的官僚等级制度是什么样的?…… 第六次十字*和平解放耶路撒冷是怎么回事儿?为啥基督教的皇帝腓特烈二世,却葬在伊斯兰石棺?…… 丰富的冷门知识里,有热情洋溢的历史智慧。盐野七生生花妙笔,把历史脉络与精英人生融合为一。通过一个人物,看懂一个时代的人情世故。 3.皇帝腓特烈二世的故事,情节跌宕心理微妙,是一本磨练与成长的教科书。 腓特烈享年不到56岁,短短一生中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他出生在小城耶西广场的帐篷里,2岁时自己站着接*洗礼,14岁时便任性地宣布自己已经成人,以后万事均由自己做主。他挑战神权,与教皇发生冲突,曾屡次被开除教籍,对教皇既斗争又包容。他率领第六次十字*东征,对伊斯兰教徒采取包容政策,通过外交谈判“不流血”地收复了耶路撒冷,却被教皇断为基督的敌人……突破、误解、磨练与成长贯穿了腓特烈二世的一生,足以成为当代人直面生活、工作的典范。 4.皇帝=企业CEO?看腓特烈二世如何有效地自我管理,实现人生价值。 皇帝腓特烈如何独立高效地同时进行几项工作?皇帝腓特烈如何高效处理政治、*事、**和私人事务。他对时间合理、精准地分配是如何做到的。 皇帝腓特烈如何抓住工作的要点?在纷争、背叛、暗杀此起彼伏的中世纪,皇帝腓特烈如何抓住工作要点,找准核心,解开危机四伏的局面。 皇帝腓特烈如何坚持做一件事超过10年?为了制定《梅尔菲**》,皇帝腓特烈为何用心十几年,*终实现了**的颁布施行。 皇帝腓特烈如何管理情绪,无压工作?**的人物会利用好娱乐这把双刃剑。象征着勇气、智慧和决断力的“鹰猎”运动,为什么能成为皇帝腓特烈一生酷爱的娱乐项目? 5. 在宽容与多元并非主流的年代,什么才是乱世皇帝的成功秘诀? 皇帝腓特烈如何率领奇妙的第六次十字*东征取得胜利。外交手腕是怎么比*事实力*具有征服力的?在“一神教”剧烈冲突的年代,皇帝腓特烈为什么对不同**信仰的人宽容以待?在管理用人方面,腓特烈如何做到唯才是举,坚持多元化的实用主义?在混乱黑暗的中世纪,皇帝腓特烈如何挑战**,彰显合作共赢的精神? 如果说《罗马人的故事》是盐野七生的英雄梦,那么《皇帝腓特烈二世的故事》则是她心目中多元文化奇妙共存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