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灵魂的灯(李汉荣散文精读)/中学师生推荐书系

点亮灵魂的灯(李汉荣散文精读)/中学师生推荐书系
作者: 李汉荣|编者:葛琪琪|总主编:黄荣华
出版社: 复旦大学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20.00
折扣购买: 点亮灵魂的灯(李汉荣散文精读)/中学师生推荐书系
ISBN: 9787309143416

作者简介

李汉荣,著名诗人、散文家,陕西省汉中市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作品广见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刊》《小说月报》《青春》《散文》,被《新华文摘》《读者》《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学生写作》《中学语言教学辅导》等刊物广泛转载。散文《山中访友》入选全国通用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上海市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外婆的手纹》入选上海市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与天地精神往来》入选山东省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诗歌《生日》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著的高中语文教科书《语文》;散文《感念祖先》入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的《大学语文》等。李汉荣共有六十余篇作品入选全国中小学及大学语文教科书,是对中国当代语文教育产生极大影响的散文作家之一。

内容简介

探索生而为人的原因和意义 “我们为什么活着?”是我们生而为人要思考的终极 问题。这个问题很大,大到我们用一生来思考也未必想得 清楚,大到古今中外不同的人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答案。最 初读到李汉荣先生的《我们为什么活着》一文,我被那诗 般的语言、谦恭的态度、透彻的思考和淳静的情致所打动 ,进而陆陆续续读了上百篇李汉荣先生的散文,发现几乎 他所有的文章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在探索“我们活着的原因 和意义”这个大问题。 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要思考我们能够活着的原 因是什么。李汉荣先生的文章提醒我们,我们能够活着, “全靠自然、众生的护持和养育”——我们受惠于大自然 为我们做出的牺牲,亦继承着我们的祖先千百年来累积下 来的文明结晶——是“大自然的恩赐和同胞们的劳动”让 我们能够以今天的形态存活于世。所以在他的文章中,不 忘时时对大自然心怀敬畏和感激,深情款款地强调自然与 心灵之休戚相关,并常在世间生命面前反躬自省,所以在 他的作品里,不忘对先祖充满怀想和感恩,浓墨重彩地叙 写着乡风与乡愁之刻骨铭心,并常在现代文明之中扪心自 问…… 宇宙之中,苍穹之下,几乎没有人能够逾越自己生命 之时限,因此我们活着同样需要战胜苦难和死亡的意义感 。李汉荣的文章为我们指引了“在有限的人生里,感悟到 不因我们离去而消失的永恒的东西”的方向——冲破我们 所处“人工环境”的“狭窄的生存格子间”,重建人与自 然的“生命联系”,点亮自己“灵魂的灯”并去亲近那些 “古典灵魂”——从空间和时间两个层面上拓宽我们的“ 生命格局”。在他的文字中,田园乡村、山川万物是诗意 的永恒故乡和心灵的纯净家园,乡愁里面亦蕴藏着穿山越 海的赤子之爱。在他的散文里,一往情深地诉说着对时间 的崇拜,不断翻腾着对古典文心诗魂的崇敬和热爱…… 除了以上对于“我们为什么活着”这一“大问题”的 深思之启迪之外,我们读这本名为《点亮灵魂的灯》的散 文集还会获得哪些生命启示呢? 唤醒“时空意识”。在中华文化中,“时空意识”源 远流长,从《周易》的八卦义理,到《论语》中子在川上 日的“逝者如斯”,到李白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再到陆机的“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生而为人,绕不开对人得以存在的 空间载体和时间依据的思考。李汉荣先生是一位有着强烈 时空意识的作家,无论是旧家具还是路边的野草,无论是 身体上的疮疤还是衣服上的灰尘,无论是曾走过的巷子还 是曾用过的肩担……都能唤起他那广阔的时空意识。在他 看来,“空间只临时保管我们的肉体,时间却保存我们的 灵魂,时间使我们拥有无限延展的精神生命”。相信精读 他的文章也能够帮助同学们唤醒潜藏于我们民族心魂中的 时空意识,把“辽阔的天地、永恒的时空连接起来”,使 我们的“生命体验的密度、广度、深度和强度因此而无限 地增加”。 亲近“古典灵魂”。身处物质化、娱乐化、数字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