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去环游/萤火虫

穿越历史去环游/萤火虫
作者: 编者:(英)乔恩·怀特|译者:彭子
出版社: 中国画报
原售价: 72.00
折扣价: 45.36
折扣购买: 穿越历史去环游/萤火虫
ISBN: 9787514618709

作者简介

本书主编是英国未来出版社(Future)的爱丽丝·巴尔内斯·布朗。英国未来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英国知名出版公司,旗下拥有102个品牌,包含上百种图书、音像、手机应用(APP)等产品,内容涉及游戏、电影、摄影、音乐、艺术设计、科普、前沿科技、户外运动等,并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设有分部。

内容简介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20 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在酒馆、西班牙斗牛场中找寻爱、生存与毁灭 海明威与西班牙的故事能满足所有你认为的完美男人身上会发生的故事情节:浪漫、悲剧、冒险、失败、温柔、冲突。20世纪20年代早期,海明威在西班牙现场观看了斗牛,就像他在西班牙其他地方的感受一样,这段旅程影响了他一生。他从西班牙回到家一年后,写成了第一部小说《太阳照常升起》( The Sun Also Rises),书中情节源自他对这段旅程的回忆。后来他还曾与最优秀的斗牛士一起在西班牙旅行,1932年,《午后之死》( Death in the Afternoon )出版,他以此书致敬西班牙。然而,海明威对西班牙的爱没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不久,西班牙内战爆发(1936—1939年)。他成为一名战地记者与宣传员。多年后他重返西班牙时,时间改变了一切。海明威的许多朋友或离开人世或失去踪迹,他熟悉的许多地方也不复从前。 除了这些重创,他对西班牙的爱,对午后马德里拉斯班塔斯斗牛场的爱,对龙达镇美丽风光的爱,对巴塞罗那昏暗酒馆中加冰苦艾酒的爱,一直伴随着他。 停留时间:1923—1927年 潘普洛纳 听了最好的朋友格特鲁德·斯坦(Gertrude Stein)的建议,海明威第一次来到西班牙,也是在这里,他第一次看斗牛,并随之爱上了这种精彩表演。1923年,他与一群朋友一起从巴黎出发,前往西班牙北部纳瓦拉自治区的潘普洛纳旅行。他在第一部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记述了这段旅程,因为这本书,潘普洛纳的圣费尔明节登上世界舞台。 7月6日的一个下午,潘普洛纳“开启”节日庆典,海明威身临其中,狂欢一直持续到7月14日午夜。每天,从白天到黑夜,人们饮酒、跳舞,而其间庆祝天主教节日的宗教游行也是一大亮点。 20世纪,抛开危险系数不谈,圣费尔明节最精彩的部分是斗牛或者奔牛,参加节日狂欢的人们可以 在城市街区上与牛比一比速度。如果想沉浸式体验节日氛围,就鼓起勇气去城中心的斗牛场看看。节日期间这里每天会上演6次斗牛表演,疯狂的牛绕着小圈横冲直撞。 海明威每年都会回西班牙观看斗牛表演,他甚至在斗牛场外作为业余爱好者参与斗牛,他自己也承认偶尔能斗牛成功。 …… 昂诺·佛罗斯特 昂诺·佛罗斯特Honor Frost) 的第一次水下探险来得很古怪,当时她正在温布尔登的朋友家参加派对,屋外白雪茫茫。她在朋友怂恿下穿上一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潜水衣;手部的水泵通过胶管连接面部,提供氧气。身体虽然被限制在潜水衣内,但她眼前的世界绚烂多彩:“水银般的气泡在水下浮沉。” 1917年,佛罗斯特出生于塞浦路斯。她沉迷于在水下无拘无束的感觉,后来在戛纳加入了潜水俱乐部,在俱乐部中她学会使用水肺,这种潜水用具不需要外部供氧支持。也是在那里,她认识了雅克·库斯托(Jacques Cousteau)的朋友弗雷德里克·杜马斯(Frederic Dumas),杜马斯向她介绍了水下考古。他们一起探索了一艘古罗马失事沉船,残骸位于法国安特奥尔南部海域。佛罗斯特之后叹息道:“遗憾的是,当时没有专业的考古指导。”那次水下活动更像是一次拍照猎奇,仅仅只是记录下那片海域有一处水下遗迹。 靠着在艺术学校学来的绘图技能,1957年佛罗斯特在杰利科做了一次考古发掘。她觉得在干燥的沙地上进行考古发掘“不是一件享受的事”,她在杰利科古迹一个人小心谨慎、耗尽心血地发掘,而之前探索古罗马沉船时,她有同伴一起齐心协力发掘,两者无论过程还是结果都天差地别,对此佛罗斯特深受打击。过往经历使她坚信科学考古与细致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之后佛罗斯特像在陆地上考古那般仔细、谨慎地在地中海东部进行水下考古作业。 她的这份严谨为她带来了第一次小收获,佛罗斯特与乔治·巴斯(George Bass)一起对土耳其盖利多尼亚海域中失事的一艘沉船进行水下考古。这艘沉船并不是考古学家以为的迈锡尼文明产物,它来自腓尼基文明,这也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艘腓尼基沉船。这次考古发掘改写了地中海地区航海文明的历史,同时也证明了水下考古不比陆地考古落后。 1971年,佛罗斯特受命前往西西里岛的马尔萨拉港对一艘木船进行水下考古。经过数年发掘,结果显示这艘船是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时期迦太基人使用的船只,被罗马人撞毁后沉入海底。 佛罗斯特还对黎巴嫩与叙利亚的古港口进行了发掘,结果显示这些港口都曾经拥有繁忙的贸易。她甚至证实了世界奇迹亚历山大灯塔的存在。 直到最后,就算换了两次髋关节,佛罗斯特也依然心怀考古事业,直至2010年逝世,享年92岁。逝世前她还计划着去印度旅行,去看一看那里的石锚。 奥克尼意大利礼拜堂 意大利礼拜堂坐落在奥克尼群岛的小霍尔姆岛上,人们可以在这里宁静祷告,礼拜堂的华美建筑归功于技术精湛的工匠。 1939年,德国潜艇在斯卡帕湾击沉了一艘英国战舰,丘吉尔屏障(Churchill Barrier)由此形成。它的建造是为了增强斯卡帕湾的防御能力,使这里免受侵扰。一开始工程进展缓慢,直到超过500名战俘被押来此处参与建造,效率才有所提高。 岛上的意大利战俘期望能有一座礼拜堂,得到批准后,他们将两座半圆形活动营房改建成礼拜堂。凭借着奉献精神、辛勤工作和修建丘吉尔屏障的剩余材料,这些人巧妙地将营房造成了一座令人惊叹的小教堂。 战俘多梅尼科·基奥切蒂(Domenico Chiochetti)是艺术家。他负责装饰礼拜堂内部,巧妙地用砖拼贴出内墙、扶垛及拱形天花板,剩余用湿壁画及大块彩绘玻璃装饰。他的同伴煞费苦心地用混凝土将礼拜堂搭建成了带有钟楼的哥特式建筑。建筑材料物尽其用,工匠们清理干净了所到之处的所有垃圾,在他们手中,排气管变成圣洗池,废金属变成蜡烛台。 基奥切蒂全身心投入礼拜堂的建造,他被释放后依旧留在岛上完成工程,十年后他再次回来为礼拜堂的保护工程助力。今天礼拜堂敞开大门欢迎游客,它内部空间不大,所以可能需要排队参观。 萨乌圣罗马教堂 萨乌水库蓄满水时,如果你恰好在,会看到水库中冒出一个尖顶,好似从水中冒出来晒太阳。那是圣罗马教堂,过去50年中的大部分时光它都沉在水中。日前,加泰罗尼亚地区频繁遭遇极端干旱,萨乌水库水位下降,圣罗马教堂从“水下坟墓”中探出头。 萨乌圣罗马小镇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山谷中存在了超过1000年,20世纪60年代,小镇开始发展,一栋栋罗马建筑出现在苍穹下。加泰罗尼亚政府告知居民他们的家园有受洪水侵害的风险,人们因此建造了萨乌水库,他们收拾行囊(囊中之物甚至包括已故亲人的遗骸,之后安葬在他们此后定居的地方),留下故乡在身后。 萨乌圣罗马小镇不会被轻易忘记。水库水位上涨时,教堂淹没于水下。但无论水位涨到多高,教堂尖顶依然可以冒出水面,它仿佛在提醒人们,这里曾经存在着一座村庄。近期适逢干旱,整座教堂都暴露在阳光下,它的历史意义重大,人们开始下功夫保护它。 水库水位下降时,游客得以探索萨乌圣罗马小镇遗址,尽管教堂已经进不去。水库水位上升后,小镇再次消失,只有尖顶浮出水面,提醒人们这里曾经存在过的一切。 遗址奇观: 从兵马俑到泰姬陵,感受世界奇观的历史韵味。 名人遗迹: 跟随历史名人的脚步,重访他们的人生之路。 守护英雄: 瞻仰为守护历史奉献一生的英雄。 奇妙之地: 人骨教堂?奇妙谷仓?一窥奇妙之地的迷人往昔。 让我们一起来畅游历史,环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