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海潮
原售价: 36.80
折扣价: 26.80
折扣购买: 关键在于落实全集
ISBN: 9787802133815
杨志琳,1965年4月生,新疆伊宁市人。1983年开始从事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任伊宁市教研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2004年任北京中宇凯明教育发展中心科研部主任,开展组织作文大赛及参与中国教育学会中语言创新写作课题研究等工作。
当代著名投资家索罗斯极其重视人品的高下,他认为一个人仅仅才华 出众是不够的,还要有上等的人品。他喜欢诚实的人,对那些做事自私、 不够诚实的人,尽管他们十分聪明,也一定会请他走人。正如他的朋友沙 卡洛夫所说:“他是我见过的最诚实的人,他根本不能忍受说谎。”这是 对索罗斯的客观评价。他始终认为,许多投机商,包括一些很成功的投机 商,并没有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事业,他们只是在投机,一味地投机。 索罗斯说:“对那些才气纵横的赚钱高手,如果我不信任他们,觉得 这些人的人品不可靠,我就绝不希望他们当我的合伙人。”一次,垃圾债 券大王麦克。米尔被起诉后,垃圾债券业务出现真空,索罗斯很想进入这 一黄金领域。为此,他曾约谈了好多位在米尔手下做过事的人,打算请他 们来做合伙人。但是,索罗斯发现这些人有某种忽视道德的态度,最后, 他还是放弃了这些人。他觉得他们的团队里如果有这样的人参与进来他会 很不舒服,尽管他们积极进取又聪明能干,而且很有投资天分。 索罗斯说,如果一个人不值得信任,即使这个人拿来世界上所有的担 保品作担保,也不要借钱给他。因为索罗斯认为,金融投资需要冒很大的 风险,而不道德的人不愿意承担风险。这样的人不适合从事需要负责、积 极进取、承担高风险的投资事业。他还说:“冒险是很辛苦的事,不是你 自己愿意承担风险,就是你设法把风险转嫁到别人身上。任何从事冒险业 务却不能面对后果的人,都不是好手。” 索罗斯的团队里曾经有一个人私自在一处债券上投资了1000万美元, 结果虽然是赢了利,但索罗斯认为,这个人对自己的行动不负责任,后来 就解雇了这个人品欠佳的合伙人。他始终认为,投资作风完全不同的人在 他的团队里都可以发挥作用,但人品一定要可靠! 美国哈佛大学行为学家皮鲁克斯在《做人之本》一书中的观点:“做 人不是一个定下几条要求的问题,而是要从自己的根本开始,把自己变成 一个以德为本的人,否则你就绝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更谈不上成功人生 ,反而会使自己的人生随时塌方。”的确,只有树立有德之人的品牌,这 样才能成就大事。 可见,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他获得了多少财富,也不在于他当了多大 的官,而在于他是否是一个有德之人。在商业生涯中,不管你是老板还是 经理,始终都要牢记以德立身才是做人的根本,它将有助于你走上成功之 路。 不仅如此,有大德之人还必享有大誉!这种大誉,并非来自刻意的追 求,只是因为大德之人,从不蝇营狗苟,谋求一己私利,凡事都为天下大 众着想,大众的苦乐就是他的苦乐,大众的利益就是他的利益。他不求声 名自有声名,不求荣誉自有荣誉。可以说,任何伟大人物的丰碑都是他自 己建立起来的。 乔治·华盛顿就是如此。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结束之后,如何使军队转化成为一种真正有益于国 家的和平与稳定,却不带内政色彩的安全力量,人们都在拭目以待。在这 个问题上,乔治·华盛顿的态度举足轻重!这位美利坚军队之父,他与军 方关系最为稳固,彼此的感情和信任也最为深挚。按一般理解,双方的利 益维系无疑也最为紧密,算得上是“唇齿”、“皮毛”的共存关系了。国 会静静地期待着他的抉择,代表们焦灼的目光也一齐投向将军……虽然大 家心里已经悄悄有了一个答案,但谁都很清楚,无论将军作出什么决定, 军队都会奉为圣旨,国会也将绝对接受。 在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时刻,华盛顿显得异常平静,他说:他们该回 家了! 这样说的时候,将军一点也没有犹豫。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痛苦和愧 疚:就是这支部队,刚刚挽救了国家!他们却没有得到任何应有的犒劳, 因为此时国家的财政一片空白,军饷都发不出,更不用说安置费和退休金 了。尤其是那些伤残病员,也得不到任何抚恤……如今,让他们就这样回 家去,这是多么残酷和难以启齿的决定啊! 但,华盛顿做到了。能够帮助他做到这一点的,就是在八年浴血中建 立起来的全部威望和信誉!凭着这种威望和信誉,他要去申请大家的一份 谅解,要为自己的国家去实现最后一个军事目标:解散军队! 那一天,他步履沉重地迈下检阅台,他的目光掠过一排排神态坚毅而 又熟悉的脸,掠过跟随自己冲锋陷阵,至今还挂着累累伤痕的身躯……他 替他们整整衣领,掸掸尘土,终于艰难地说:“国家希望你们能够回家去 ……国家没有恶意,但国家没有钱……你们曾经是英勇的战士,从今天开 始,你们要学会做一个好公民……”将军哽咽了,他不再以命令,而是以 目光在恳求。寂静中,士兵们垂下头。当他们最后一次,以军人的姿态齐 刷刷地向后转时,将军再也忍不住了,他热泪盈眶,赶上去紧紧拥抱他的 部下……没有这些人,就没有美国的诞生,但为了新生的美国,他们必须 无言地离去。 一个艰难的决定就这样安静地实现丫。从构思到决定,从颁布到履行 ,没有吵闹,没有喧哗与牢骚,更没有动乱和内讧。正直的第一代美国大 兵们,就这样遵循着他们尊敬的统帅指定的“行军路线”,两手空空,一 瘸一拐地回家去了。 华盛顿也要离开了。他决意和自己的士兵一样,开始“学做一个好公 民”。他先把军中行装打成包裹,托人送回故乡蒙梵侬庄园,然后去找好 友杰弗逊,他们要商量一件大事:战争既已结束,将军理应将战时国家授 予自己的权力归还给国家,且刻不容缓,应尽快履行。 在今天的美利坚国会大厦里,有一巨幅油画,讲述的正是200年前华盛 顿正式向国会归还军权的情景: 那时,国会还没有正式的办公地点,在一间临时租借来的礼堂里,历 史功臣和国会议员们济济一堂,屏息以待那个重要历史时刻的到来。会场 气氛庄严肃穆,大家已经被即将发生的一幕感动了:他们知道,再过几分 钟,他们竟要接受“国父”卸职仪式上的“鞠躬”礼了,而自己作为受众 ,只需让手指轻触一下帽檐即可。这可真有些让人受不了,但必须如此, 因为这不是作为感情交往的普通礼节,而是作为一种理念的象征,从此它 将规定一种崭新的国家意志和政治秩序:将军只是武装力量的代表,而议 员却是国家最高权力的代表!无论如何,军队都只能向国家表示尊敬和服 从。 华盛顿出场了。寂静中,其高大身躯徐徐降落的幅度远远超出了众人 的想象,代表们无不隐隐动容……谁都明白,这时将军正竭尽全力,用身 体语言,对这个新诞生的国家理念做出最彻底最清晰的阐释。感动之余, 有人已经忘记了去触帽檐……将军的发言极简:“现在,我已完成了战争 赋予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尊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 命令下,我奋战已久……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所有公职。”他从前的一 名下属,现任国会议长答道:“您在这块土地上捍卫了自由的理念,为受 伤害和被压迫的人们树立了典范。您将带着全体同胞的祝福退出这个伟大 的舞台,但是,您的道德力量并未随您的军职一起消失,它将永远激励子 孙后代!” 据史料记载,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流下了热泪。 个人、权力、军队、政府、国家……这些在政治金字塔周围始终纠缠 不清的问题,就这样被华盛顿一系列大胆而优美的新思维杠杆给予了澄清 和命位。它们的性质与职能,被定格在严厉的法律位置上,不容混淆与僭 越!领袖本人须首先是合格公民,须随时听从国家召唤,其权力亦将随着 阶段任务的完成而及时终止,其方式便是在适当的时候交出权力。仪式一 结束,华盛顿就真的回家了。他就像一个凯旋的大兵,虽然两手空空,却 轻松地吹着口哨,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5年后,当美利坚急需一位总统的 通知正式下达后,他的休养计划被迫中止。但连任两届后,他坚决辞去最 高权力职务,理由很简单:我老了,不能再耽搁下去了。他当然明白:只 要自己愿意,即使再耽搁几年,也决不会有人喊“下课”的。但那样一来 ,就等于背叛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也就等于不尊重国家和人民对自己的 尊重……离职不久,他在故乡的简房里平静地去世。 平民——将军——平民——总统——平民。华盛顿写完了一个人平凡 而伟大的生涯故事。八年军旅,置生死于度外;八年总统,值国家最困难 之际,实在也没什么荣福可享……每一次都是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 每一次都是听从国家召唤,履行一个公民的纯洁义务。以“华盛顿”来为 首都命名实在当之无愧!在人类历史上,大人物的名字比比皆是,可真正 经得住时间、真相和道义检验的却风毛麟角。但“华盛顿”不是,作为生 命个体,他的清白、诚实以及所有伟岸特征都完整地保持到了生命的终点 ;作为一个响亮的精神名词,其理想内涵不会因为光阴的淘洗而褪色变质 ,相反,却历久弥新,来自后世的敬重与感激也随着历史经验和世界参照 的积累而愈发强烈…… 这,就是道德的威力!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