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1.20
折扣购买: 让孩子找到最好的自己(教养四字经慢决离放)
ISBN: 9787564099145
王擎天,素质教育专家,**大学数学、经济学双学士,台大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统计学硕士、数学博士。现为**数学补教名师,对升学补习教育、青年学子辅导、个人生涯规划,多有独到见解和实务经验。 著作:《玩科学!激升全N8大潜能》、《用玩的,玩出全脑高5Q》、《玩出聪明左右脑》、《微积分讲虾米》、《别在原地找奶酪》、《赤壁青史,谁与争锋?》、《搞定数学》、《这样记忆*有效:超EZ强效记忆法》、《秘密背后的秘密》、《这样想,数学就变简单了》、《为什么教出小皇帝?》等。
社交礼仪,用行动来证明 家长可以试着回答以下的问题:“有好吃的食物 时,孩子会和你一起分享吗?”“亲戚来访时,孩子 会主动让座给长辈吗?”如果孩子没有分享和礼让的 观念,旁观者难免会觉得“真是没礼貌”,这代表孩 子还不懂社交礼仪,不习惯为他人着想。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重要的楷模角 色,多数孩子都是从模仿家长的行为来学习待人接物 的。因此,对孩子的教育而言,身教比言教的影响* 显著。 父母若仔细观察孩子,就会发现在孩子的身上经 常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作为父母,如果对自己的长 辈说话比较大声,情绪控制不当的话,孩子会像一面 镜子,当他不开心的时候,也会把怒气出在自己父母 身上。他们依循爸妈的个性来学习待人处世,所以家 长应正视以身作则的教育,给孩子一个好的示范,如 主动跟人打招呼、尊敬长辈、谦虚有礼等,都是父母 平常在孩子面前应该展现的行为。 常听一些父母表示,当孩子行为不当时,他们一 定会出言制止:“不行”“不准”“不可以”,但口 头警告总是得不到孩子正面的回应。 其实,经常用“不”来拒*孩子,容易打击孩子 的信心,孩子听久了也渐感麻痹,而且只是口头教训 ,也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做才对。 具体的指引才是孩子学习文明举止的依据,教导 孩子“懂礼貌”*是父母的首要课题,下列三种教育 方式可供父母参考。 1。在生活中模拟演练 父母可在家中进行“处处有礼貌”的示范。例如 ,当我们想请孩子协助时,可以开口询问“能请你帮 个忙吗?”孩子起*后,可以主动道声“早安!”若 孩子帮忙买东西,也要开心说“谢谢!”如果父母误 会孩子根本没做的事,或是一时乱发脾气,也应该主 动向孩子说声“对不起!” 即使是到餐厅吃饭,服务生端上餐点,或是为顾 客清洁桌面,父母也可以向服务生表达感谢;带孩子 去商场买东西或是到游乐园玩乐遇到人较多时,父母 应示范并带着孩子守规矩地排队,如此孩子就能亲自 实践“礼貌”行为。 另外,父母也应让孩子在有安全感的环境里,学 习礼貌。当父母以身作则地展现礼貌时,也要让孩子 模仿并确实实行,而家中成员、熟悉的亲朋好友或邻 居都可以作为练习对象。 当孩子勇敢向人问好,父母可给予孩子小小的奖 励,如小贴纸、一个拥抱等,对年纪较小的孩童来说 ,自我行为得到父母认同是一种肯定,亦能树立孩子 的自信心。 2。鼓励孩子表达感谢 当孩子拿了糖果却没向对方道谢时,父母可以鼓 励孩子:“如果你开口说谢谢,某某会很开心哦!” 如果孩子的声音很小,父母可适度称赞:“你表现得 很有礼貌!”一旦孩子渐渐习惯表达礼貌后,就不会 如此胆怯了。假使孩子下次向人道谢或打招呼时有进 步,父母可以再度给予鼓励,但不需用实际物品,诸 如一个温暖的微笑、温柔的抚摸,或是一句称赞的话 语都是赋予孩子继续努力的动力。 如果孩子当下不愿表明谢意,或是孩子看到父母 向对方道谢却依旧没有任何反应,不宜以强硬的态度 勉强孩子,因为他可能只是太害羞,并不是没礼貌; 也不要语带威胁地说:“要说‘谢谢’才可以拿哦! ”以免孩子心生畏惧。父母不妨让孩子在家里多练习 几次,孩子就会渐渐了解如何表达礼貌*为妥当! 3。让孩子明白负面言语的伤害 学龄期的孩子与外界接触一段时间后,对新的人 事物已经不再陌生,模仿的对象除了父母之外,也包 括老师和同学,有时候孩子会脱口说出粗俗的话语, 如讨厌鬼、王八蛋等。虽然父母会担心孩子变得没礼 貌,但此时先别急着责备,试着理解孩子说的这些话 背后的含义,并让他们明白,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其实 是在伤害对方。 父母不妨也让孩子体会一下负面言语所带来的不 悦。例如,孩子骂朋友笨蛋时,父母可以反问他若听 到同样的话会有什么感*,内心是否会不舒服?尽量 以平和但认真的态度与孩子对谈,不要直接责骂,一 方面是因为他们有可能不懂话中意义,只是单纯模仿 或觉得好玩;另一方面是倘若未了解原因就一味责备 ,孩子很可能会负气而变本加厉。要耐心和孩子沟通 ,使其明白言语对他人造成的影响。 美国研究发现:养成好习惯至少要二十**,但 破坏却无须那么久。因此,期望孩子拥有面面俱到的 社交礼仪,应从小培养他们“主动打招呼”“处处有 礼貌”的习惯,使孩子能发自内心地展现礼仪,真诚 地与他人相处。 P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