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勤奋的自己/好榜样胜过好老师丛书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勤奋的自己/好榜样胜过好老师丛书
作者: 编者:李辉//缪德民//卓勇//钱伟刚
出版社: 浙江人民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3.80
折扣购买: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勤奋的自己/好榜样胜过好老师丛书
ISBN: 978721307929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李白——一个被后世称为“诗仙”的人 一、“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武后 长安元年(701)出生于中亚的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境 内);5岁时,随父迁居四川绵州昌隆青莲乡(今四川 江油)。李白从小就*到良好的教育。他5岁开始诵读 诗书,10岁*读“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15岁 已能写诗作赋,曾作诗赋多首,如《初月》《雨后望 月》《对酒》《晓晴》等诗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然而,此时李白毕竟年少,稍有成就,即骄傲轻 狂。据传,有**,李白走过溪水边,看见一位老婆 婆,正在磨一根铁棒,说要把它磨成一根针。李白听 后很*感动,从此发愤读书,持之以恒,他不但读经 诵古,而且也读佛经、道书。后来那条小溪便被称为 磨针溪,至今我们还常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 成。” 李白除学习书本知识外,还每*习武、练剑,培 养了豪爽性格、侠士风范,历**记载他“少任侠, 手刃数人”,李白自己也说:“托身白刃里,杀人红 尘中。”剑,成了他的**,壮志的象征,他一生几 乎与剑没有分离过。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白愈来愈喜欢学习了,因此 在他18岁时,把自己关在匡山中,师从当时**隐士 赵蕤①,学习一年有余。赵蕤将自己的文韬武略,悉 数传给李白,对李白的思想观念、生活道路及创作都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存《拟恨赋》,便是他这时所 作。据说李白前后三拟《文选》,不如意者就烧掉, *后只留下《拟恨赋》。靠着这种刻苦、认真的精神 ,李白不但使自己的学识*加深广、扎实,而且也造 就了豪爽飘逸、心胸豁达的可贵气质。 20岁以后,李白游历了蜀中不少名胜古迹。由于 *纵横家和儒家思想影响,他有很强的事业心,希望 建功立业,但他*道家思想影响亦较深,又热切地向 往求仙学道的隐逸生活。从总体上看,积极人世、关 心**命运、时刻准备建功立业,是李白一生思想的 主流,并至死不悔。 公725年,李白24岁。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勤 奋修炼,他认为大丈夫应有四方之志,于是,“仗剑 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从此,李 白开始了茫茫的人生之路。 二、“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开元十四年(726),年轻的李白犹如一只羽翼丰 满的雄鹰,满怀豪情,开始了他的雄伟之旅。在旅途 中,他写了**的《峨眉山月歌》。出三峡后,他首 先漫游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当时正值开元盛世,** 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李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对前途充满信心。他在江陵拜访了**道士司马 承祯,并写了一篇《大鹏赋》,用寓言形式记叙了这 次会晤。此赋通过“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 的大鹏形象,抒写了他远大的抱负。 李白在求仙访道的同时,很注意结交“豪雄”, 即那些抗暴扶弱、仗义舍身的游侠人物。李白自己就 “少任侠”,“轻财好施”。他在东游吴越不到一年 的时间里,“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李白一生写了许多在**危急关头,勇于舍身赴 难而不居功、不贪恋爵禄的豪侠,正是他这种性格、 抱负和理想的反映。 李白在游历中,很注意向乐府民歌学习,加上阅 历的增长,使他的诗歌创作*益提高,写下了不少著 名的诗篇,如《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二首》等。 通过这些诗篇,雄伟壮丽的祖国山川景色,经过诗人 别出心裁的吟咏,给后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开元十六年(728)春,李白来到湖北安陆。在这 里,他与曾在唐高宗时任过宰相的许圉师的孙女结婚 ,开始了“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生活。他曾隐居 安陆境内的寿山和白兆山桃花岩,后又与道士元丹丘 一起隐居嵩山。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