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19.80
折扣购买: 爱从了解开始(穷养富养都不如用心养)
ISBN: 9787513909860
熊敏,熊大教育军团创始人、心理咨询师、亲子沟通专家。 倡导“爱,从了解开始”的家教理念,天下没有笨孩子、只有没发现孩子潜能的父母,父母的教育素养决定孩子的一生。
游戏的力量 在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游戏占有重要的分量, 发展心理学家杰罗姆·L·辛格说过,“……孩子的 游戏……不仅是为了乐趣,而且还是发展其认知和情 绪能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游戏带给孩子的不 仅仅是开心,还是一种创新有益的教养方式,是孩子 用来探索世界的一个主要渠道。 提到游戏,很多家长都会想到玩具,家长会给孩 子买各种各样的玩具,毛绒玩具、电动玩具、益智玩 具等,应有尽有,有些家庭甚至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房 间来摆放孩子的玩具,因为他们认为玩具越多,对孩 子的智力开发越好,对孩子的潜能开发越有利,其实 不然。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当你给孩子三个以上的玩具 时,他往往不知所措,拿起这个玩一下就丢到了一边 ,拿起另外一个玩一下也丢到了一边,就像狗熊掰玉 米一样,掰一个,丢一个,到最后哪个玩具都是摸一 下就停下来了。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孩子的注意力不 集中,缺乏耐性。 在我看来,玩具不在多,关键在于是否适合孩子 ,你给1岁的孩子玩3岁孩子的玩具,他是不会感兴趣 的。孩子是天生的发明家,家里的很多小玩意都可以 成为他的玩具,如果你家的玩具很多,可能就在无形 中剥夺了孩子创造发明的机会。 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个朋友,朋友4岁的儿子正 在房间里玩耍,发出很大的声响,我好奇地走过去一 看究竟,孩子的“玩具”令我惊叹不已。小家伙在地 上摆放了很多空的矿泉水瓶,并将它们摆成三角形, 然后拿着一个毽子丢向矿泉水瓶,一下子就打倒了五 六个。孩子兴奋地大叫起来:“我赢了,我赢了。” 小家伙看到我这个“不速之客”,有些不好意思地挠 着头说:“阿姨,我的保龄球打得怎么样?”原来, 这是小家伙自己发明的保龄球游戏。 遗憾的是,有些家长会把孩子这些发明创造行为 说成是“捣蛋行为”,不予支持。事实上,这才是最 好的玩具、最好的游戏,你不仅要支持孩子,还应该 和孩子一起去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有趣的玩具, 而不是将孩子泡在一大堆玩具之中。一般来说,在某 个阶段,适合的玩具有个两三样就够了。 游戏是孩子最好的学习工具,现代教育提倡亲子 游戏,这不仅可以增加家长与孩子的感情,更重要的 是父母可以通过游戏走入孩子的世界,帮助他们表达 和理解深层的情绪,通过游戏,搭建一个亲子沟通的 桥梁,而且很多生活中孩子不理解的事情,都可以通 过游戏呈现给他,有助于他的理解。 女儿2岁半的时候,我发现她对数字很感兴趣, 她总是问我:“妈妈,这是几?”她自己也能从1数 到20。有一次,我问女儿,“1加1等于几?”女儿思 考了一会儿,摇着脑袋说:“不知道。”其实,女儿 不是不知道问题的答案,而是无法理解“1加1”是什 么意思。 于是,我拿出两个苹果放在桌子上,我来扮演顾 客,让女儿来扮演买家。“小姑娘,我想买一个苹果 。”女儿就把一个苹果递给了我,我接着说,“我想 再买一个苹果。”女儿又给我拿了一个苹果。于是, 我问她:“现在我手里有几个苹果?”女儿不假思索 地回答:“两个。”然后,我告诉她:“一个苹果加 上一个苹果,就是1+1。”女儿很快就明白了加法的 含义。 毋庸置疑,游戏对于开发孩子的潜能是十分有帮 助的,但现在的孩子普遍缺少玩伴,所以父母就成了 孩子的最佳玩伴,可父母又常常因为工作忙,忽视了 孩子对游戏的需求。在这里,我想提醒父母们,无论 你工作多忙,都应该抽出点时间,陪你的孩子一起游 戏,这对他的成长、潜能开发都是有好处的。 那么,父母该如何与孩子做游戏呢?你的童心还 在吗?很多人把与孩子做游戏简单地理解为陪着孩子 一起玩,这是不准确的,与孩子做游戏对父母来说, 也是一门功课,做好这门功课,大家需要从以下几个 方面来努力: 第一,不要让自己的想法影响孩子。一些父母在 与孩子做游戏时,常常会指导或者指挥孩子这样做那 样做,这是非常不妥的。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 力,必须给他们营造一个自由的环境,他们才能尽情 地释放自己的想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开动脑筋, 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所以,我们在与孩子玩游戏时,一定要将自己的 身段放低,你可以问孩子:“宝贝,你告诉我这个玩 具怎么玩吧?”“宝贝,我应该怎么做呢?”在游戏 的过程中,始终要让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父母是配 合者,扮演的是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