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传(清贫与执着)/历史传记小说丛书

朱自清传(清贫与执着)/历史传记小说丛书
作者: 黄汉昌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4.28
折扣购买: 朱自清传(清贫与执着)/历史传记小说丛书
ISBN: 9787503485916

作者简介

黄汉昌,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共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戏剧等作品355万余字。出版长篇小说《旋涡》《戊戌追杀令》(与人合作),中短篇小说集《葛仙镇传奇》等作品,传记文学有《李鸿章家族百年纵横》《千年文化古村武城》。主编(执行)《葛店史话》《葛店村塆》《临江村垮》《段店村垮》。发表七场新编历史一剧《血溅龙凤剑》,小戏《荷花渡》获湖北省创作一等奖,并在湖北剧院向湖北省委省政府汇报演出。

内容简介

第一章诗的呐喊 向往光明 ——愿望与追求的心曲朱自华考入北京大学时, 正好赶上民主教育家蔡元培出任校长。北京大学创办 于1898年。原是在马神庙干隆四女和嘉公主府中的空 闲府第开办的。1896年6月,刑部左侍郎李端在给清 政府的奏折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在京师设立大学堂 。1898年6月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在《明定国是诏 》中,强调京师大学堂“尤应首先举办”。于是由梁 启超草拟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了“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的办学方针,还规定“ 各省学堂皆归大学堂统辖”。这样一来,京师大学堂 不仅是全国的最高学府,而且也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 机关。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 为第一任校长。1915年,北大没有校长,由工科学长 胡仁源兼代校长。文科学长是夏锡祺。当时的学系以 下称为“门”。文科有四个门,即中国哲学、中国文 学、中国历史和英文。 蔡元培走马上任,没有开会发表演说,也没有发 表什么文告来宣传自己的办学宗旨和方针,只发了一 个通告说:兹聘任陈独秀为文科学长。 陈独秀任文科学长?师生们全明白了,聘任他, 什么话也用不着解释了,新校长竭力倡导新文化运动 。 ‘ 陈独秀走马上任后,把创办的刊物《青年》编辑 部从上海迁到北京,并改为《新青年》,使刊物不仅 成为团结新文化战士共同作战的阵地,而且也吹响了 反对封建思想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 和文学革命的号角,得到了广大青年的热烈响应。 正当新文化运动在北京风起云涌的时候,朱自清 来到这座到处是西式建筑群,且名人荟萃、“雄视一 方”的高等学府。他耳闻目睹了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 动,这一切都让他感到非常新鲜,仿佛走进了另一个 世界,也是一个非常陌生可又非常有吸引力的世界。 《新青年》连续几期,发表了陈独秀、胡适、刘 半农、钱玄同等人撰写的,讨论新文学问题的文章和 很多文学作品。这些作者多半是北大的教师,身边的 人,写的是共同关注的事,使朱自清读起来感到非常 亲切。在新文化的滋润下,朱自清对新文化的热情开 始释放,文学的种子在他年轻的心灵里开始萌芽。 也许是新文化有着很强的魅力,使他整天往图书 馆跑。有时到了深夜,他全然不觉,直到工作人员向 他提醒。 朱自华成长于一个传统家庭,从小接受的是传统 文化教育。现在,他耳濡目染这些陌生的新的词汇、 新的思想、新的人物,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强烈震撼。 他看到同学们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横幅,高呼“崇 尚科学,发扬民主”的口号,虽说他对这些新名词见 所未见,闻所未闻,却强烈地震撼着他的心灵,点燃 了他青春的激情,打破了家庭传统文化的禁锢,走进 一个全新的世界。 有一天,他看到同房姓查的同学,翻阅伊文思书 馆寄来的书目,一眼看到一张“睡吧,小小的人”的 画片,朱自清感觉到这幅画“很可爱”,便向姓查的 同学借过画片,捧在手中仔细读画。画片上是一个西 洋女子,哼着《摇篮曲》送婴儿睡觉。窗外,一轮明 月撒下温柔的光辉,微风掀动着她额前的一绺头发。 花园鲜花的幽香,随着轻风飘了进来,沁人肺腑。画 中的寓意,激起了他强烈的冲动,仿佛胸中有很多话 ,不吐不快。在创作灵感的驱使下,于是他铺开稿纸 ,提笔挥毫,一首新诗《睡吧,小小的人》,在他的 笔下一气呵成。 “睡吧.小小的人。” 明明的月照着, 微微的风吹着—— 一阵阵花香, 睡魔和我们靠着。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