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王夺嫡

九王夺嫡
作者: 江左辰
出版社: 辽宁人民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6.10
折扣购买: 九王夺嫡
ISBN: 9787205110055

作者简介

江左辰,本名李丰,知名作家、编剧。辽宁大学历史系硕士学历,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第十一届影视文学委员会委员,大型国企网站责任主编,咪咕文学院高级导师。作品有《晏子:机智幽默的东方名相》《靖难的烽烟》《唐时明月宋时关》《君临战国》《楚汉天骄》《江山争雄》等。担任院线电影《身份不详》《幽冥花开》《古镇迷案》总编剧,网剧《诡秘小相师》《大宋伏魔司》《梅家有女初成长》《君临天下》《逆龙》《盖世医尊》编剧。

内容简介

一、少年胤禛初成长 雍正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本是默默无闻、不受重视的皇四子,却在最后时候意外登大宝,成为九五之尊,若是没有苦心经营、精心谋划,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在分析“九龙夺嫡”复杂的过程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番雍正的成长轨迹,因为少年的成长,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对这个人目标志向、价值观、性格的养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雍正出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十月三十日,他的父皇康熙这时已经有了十个儿子,他是第十一个儿子。但是,根据清朝皇室规矩,皇子若是中途夭折,便不排进去,由于康熙众皇子中幼殇较多,所以,当雍正成长几岁后,发现自己已经是皇四子了,排在他前面的只有三个皇子幸存,分别是康熙十一年(1672)出生的大皇子胤禔、康熙十三年(1674)出生的皇太子胤礽、康熙十六年(1677)出生的三皇子胤祉三人,按这个排行下来,雍正便是皇四子了。康熙皇帝给他赐名胤禛,这里的“胤”字是他们兄弟的排行起名的一个通用字,凡是序齿存活下来,起名都会加一个“胤”字,按照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胤有“以真受福”的意思,可见康熙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对上苍与列祖真诚以待,来获取福佑。只不过,后来雍正登基后,为与皇帝避名讳,所有雍正的兄弟,都将“胤”改为了“允”,此乃后话了。 在讲解雍正之前,我们先说一说康熙帝及其对儿子们的培养态度。满人在入关统治之后,统治者为了他们的皇权巩固,对继承人的教育和培养非常重视。 康熙帝是清入关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个皇帝,他一生的丰功伟绩从少年时代就开始了,智除鳌拜、平定三藩、收复统一台湾、永戍黑龙江、亲征噶尔丹、驱逐沙俄、南巡治水、治理黄淮、开创康熙盛世。他不仅政绩赫然举世瞩目,还有一个特点也令世人叹服,那就是康熙有太多的儿子,据历史记载,在教育和培养儿子成材这一方面,康熙是很成功的一位皇帝。 那么,康熙帝一生有多少儿子呢?据《明清史事》记载,康熙帝一共有35个儿子。但按照清朝皇室的老规矩,皇子在早年夭折,就不序齿,也就是不算数,所以康熙的众多存活下来的皇子,以年龄顺序序齿的有24位阿哥。其他小皇子在幼时就夭折了。 所以胤禛出生的时候,严格地说,他不是康熙帝的第四个儿子,在他之前还有10个阿哥,雍正应该是康熙的第十一个儿子。如果放在现在的医疗条件下,那么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的意外和事故,倘若胤禛前面的10个小阿哥都生龙活虎活着,加上康熙帝特别注重对儿子们的培养,一个个文韬武略的话,那么作为第十一个皇子的胤禛,若要继承大统,就难上加难了。但是世事就是这样。物竞天择,旧时代即便在皇家,夭折也是难免的,或者说夭折更是正常的,十几个孩子夭折的只剩了3个。所以第十一子胤禛就排行成了老四。如此一来,他前面的竞争人数天然减少。不过,这个排行依然很尴尬,论年龄属于康熙诸子的第一序列,但他非嫡、非长,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而且,在胤禛出生时,他的二哥胤礽已经被康熙立为皇太子有三年之久。按正常分析,排在老四的胤禛从一出生开始,基本就跟皇位“绝缘”了,很难轮到他。 九王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康熙皇帝晚年众多成年皇子为争夺储位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内争不断、手足相残。心思缜密的皇四子胤禛在风云诡谲的朝局中力压众多皇子,在康熙驾崩当夜完美逆袭,争夺到了皇位。这场夺嫡之争异常惨烈,参与夺嫡皇子人数之多在历史上极为罕见。夺嫡众人也因此走向不同的人生际遇。本书带你打破历史的迷雾,剖析复杂的人性,还原一个不一样的帝国图景,体味一代帝王的矛盾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