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台海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5.08
折扣购买: 国学中的家教
ISBN: 9787516814239
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教育孩子做人要正直,不做亏心事 阅读提示:你可以侥幸地欺骗许多人,但绝对欺 骗不了自己的良心。正如你眼见一圆却口说是方,你 骗了别人,骗得了你的双眼和心中铭印下的那个圆吗 ?显然是欺骗不了的! 人们常说“扪心自问”,就是让自己对做某件事 的动机、过程、结果向自己的良心作个交代。 明代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第八卷·崔待诏生 死冤家》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绍兴年间有一个碾玉的崔宁,因为和郡府里的养 娘秀秀私奔,去往远离郡府两千余里的地方做待诏, 却不想遇着郡府排军郭立,夫妻二人害怕被郡王知晓 ,遂请郭立吃酒要他隐瞒二人之事,郭立满口应承。 但是一回到郡府,郭立马上禀报给了郡王,郡王性烈 ,害了秀秀性命,但秀秀即便做了鬼,还是回来与崔 宁相守。待崔宁得到御前赏识,重又开店,恰又遇郭 立,这郭立却是做了亏心事,不敢与秀秀相见。回到 郡府仍然说与郡王并立下军令状,不料秀秀没抓来, 却让自己挨了五十背花棒。秀秀终于报得冤仇。 在故事里,郭立无颜见秀秀,可见良知是人与生 俱来的,是在人的血脉里流淌的。或许别人不知他欺 骗的事,但归根到底,他难逃自己良心的鞭挞。 在东方修持术中,有“眼观鼻,鼻观口,口关心 ”之说,这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法,它通过眼、鼻、 口最终到心的反思过程,来观察自己的言谈行事是否 对得住自己的良心。 俗话说得好:“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叫 门。”假如一个人平时行事正直、光明磊落、心胸坦 荡,肯定活得潇洒而坦然。但是一个做了亏心事的人 ,或许在人前百般掩饰,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但是 内心却惶惶不可终日,因为,他一直逃避不了良心的 谴责。曾经有一名背负重案的犯人为了躲避追捕,在 外地躲了许多年,风声不像以前那么紧了,但是没有 料到有一天他居然前来自首。后来公安机关问他为什 么自首的时候,他说,他表面上过得和常人的生活没 有两样,但是整日如惊弓之鸟,提心吊胆,以至到了 杯弓蛇影的地步,只要看见一切带“警”的标示和声 音,以及一切警匪电视剧,就感觉自己马上要被捕了 。直到自首之后,心理才安宁了些。在看守所的第一 夜,是他睡得最安稳、最香甜的一夜,这是为何?因 为他放下了心里的罪孽,不必整日再受良心的责备了 。 有些罪犯在法庭接受审问时,为了能够掩饰自己 的罪过,逃脱罪责,谎话连篇,瞒天过海,可是,他 一旦静下来面对自己的良心时,便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与鞭挞,因为良心是公正的。平时我们说“你做了什 么自己心里有数”,就是说做事要对得起良心,否则 就会于心不安。人最欺骗不了的就是自己! 只要平时做事都对得住自己的良心,那么就能行 得正走得端,也不会招致别人的忌恨,富豪慈善家霍 英东先生曾说:“我不会怕别人报复我、绑架勒索我 ,因为我从来不对别人做亏心事。”这话是多么磊落 与坦荡,何等的自信与豪迈。这世界上有许多富豪活 得惴惴不安,生怕别人陷害自己,出门就有一帮保镖 随行,其实看起来声势浩大,然而其内心仍是软弱的 。只要平时不做亏心事,哪里还用担心有人陷害自己 ,哪里还要雇请一帮保镖呢?人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 心,保护好自己的良心,不会坏了良心,那么就是保 卫了自己的一切。良心是每个人的人性中都有的,并 不会因为身份地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它对每个人都 一视同仁,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只要做了 亏心事,始终逃脱不了良心在背后无休无止的追随, 直到自己坦诚自己的错误,良心才会放过你。 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口中说着仁义道德,说着什 么“做人要讲良心”,自己却因为难以抵挡种种诱惑 而不由自主地将手伸向了邪恶之地。财迷心窍、好慕 名利、嫉妒他人、心胸狭窄、目中无人、斤斤计较等 种种不安稳的恶劣习性将促使人做一些违背自己良心 的坏事,坏事做完,又担心东窗事发而遭受各种报复 ,于是百般掩饰,然而越是掩饰,内心越是不安,总 觉得别人的眼光能将自己看穿,然后又会坠入自责与 不安的深渊。人往往会因为一念之差,而做出不安分 之事,事后或许会感到某种快乐、满足,然而最终都 难逃良心的审判。虽然每个人在身份地位、个人学识 与修养上存在着差异,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 在做了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以后,都会无一例外地感 到极度的恐惧、紧张、惴惴不安,这就是良心对他的 谴责。 孟子说,不学而能为良能,不思而知为良知。也 就是说,良心的选择是不必经过思考的,这是出于人 的本性使然,天性中的良心会时刻督促着你做事要有 规矩,千万不要越过雷池半步。 人们说:“做事要拍一拍自己的良心。”就是说 ,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不要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尤其是对孩子来说,更要重视培养孩子的正直观念 。孩子就像一匹一尘不染的白布,“染于苍则苍,染 于黄则黄”,极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事无巨 细地关心孩子,教育孩子,引导孩子,让孩子从小就 明白“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句话的含义,并 且始终以这句话来要求自己。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