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宋朝(黎东方讲史之续)(精)

细说宋朝(黎东方讲史之续)(精)
作者: 虞云国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0.70
折扣购买: 细说宋朝(黎东方讲史之续)(精)
ISBN: 978720815819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先说个大势 与汉、唐、元、明、清相比,宋朝能否视为大一统的 王朝,是大有疑问的。让我们先从这一时期的大势说起, 然后再下判断。 比起北宋来,契丹族创建的辽朝在立国先后上应该排 位老大。唐天祐四年(907年),耶律阿保机通过部落选举成 为契丹族的部落联盟长,而朱温推翻唐朝、建立后梁也恰 在这年。十年以后,916年,耶律阿保机废除部落联盟制, 正式称帝,国号契丹。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7年),辽朝第 二代皇帝辽太宗从后晋高祖石敬瑭那里夺取了燕云十六州 。其后,辽朝骑兵就对中原王朝构成了挥之不去的军事威 胁。自宋太祖在建隆元年(960年)代周以后,宋辽关系就长 期笼罩在这一阴影下,直到澶渊之盟以后,才进入较稳定 正常的相处阶段。辽朝的疆域东临今天的日本海,东北到 外兴安岭和鄂霍次克海,北至今色楞格河和石勒喀河一线 ,西接额尔齐斯河上游,南在今天津海河、河北霸县、山 西雁门关一线与北宋接壤,迤西过河套与西夏交界,领土 面积比北宋还大。 自党项族领袖李继迁在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叛宋以后 ,宋夏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并不比宋辽之间有所逊色。北 宋宝元元年(1038年),元吴正式称帝,国号大夏。西夏的 疆域最大时东临黄河,西尽玉门关,北达大漠,南迄萧关( 今甘肃环县北)。西夏建国以后,在11世纪40年代,先是屡 败宋军,继而重创辽师,终于造成了与宋、辽三足鼎立的 格局。 在今天中国境内,以北宋时期的政治版图而言,还有 与宋以大渡河为界的大理国,今西藏、青海和川西一带的 吐蕃诸部,今新疆和中亚的回鹘诸汗国。在这些地方政权 中,只有大理国与宋关系尚称密切,其他政权与宋往来无 多,就此带过,不拟细说。 12世纪初叶,女真族在契丹族的后院崛起。1115年, 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消 灭了辽朝,辽将耶律大石率残部西行,在今新疆和中亚一 带,建立西辽,其领土最盛时北至巴尔喀什湖,西抵咸海 ,南控昆仑山脉,东在今甘肃西境与西夏为邻。而北宋则 在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被金朝灭亡,同年五月宋徽宗第 九子赵构即位为帝,这就是南宋第一代皇帝宋高宗,但南 宋疆域的北境已经退缩至淮水、秦岭一线与金朝对峙。在 金灭辽、宋的威慑下,西夏以藩属礼事金朝,换取了继续 立国的生存空间,国势已大不如前。这样,金朝取代了辽 朝的地位,在东北与西北继承辽朝的旧境,南方与南宋接 界,西部在陕西与西夏毗邻,与南宋、西夏构成新一轮的 鼎足之势。大理国以及与南宋以岷山为界的吐蕃诸部,依 然维持其民族政权,和南宋长期共存。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建立了大蒙古国。 蒙古铁骑的西征南攻,很快改绘了这一政治地图的板块色 彩。1218年,蒙古攻灭西辽。1227年,西夏也在蒙古骑兵 的凌厉攻势下不复存在。1234年,金朝作为蒙古和南宋的 共同对手,终于在蒙、宋联军的夹击下彻底灭亡。1247年 ,吐蕃地区正式宣布接受蒙古国的管辖。1253年,大理国 本书是一部为他人续补之作。虽然前书已有定例,但作者不仅没有拘泥于黎东方“细说体”的桎梏,反而以冷静客观的眼光审视着那个遥远的时代,以刚健锋利的笔触描绘着那个时代的众生百态,史料翔实、结构紧密、褒贬分明、细节详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