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4.20
折扣购买: 必要的丧失(25周年纪念版)
ISBN: 9787214080370
华盛顿精神分析学院的研究员,从事了将近二十年的儿童与成年人内心世界的写作。
总有一天,我们是要和母亲分离的。 但是只有在我们做好准备的时候才可以与母亲分离——无论是我们主 动离开她还是被她抛弃——否则分离就是最糟糕的一件事。 一个小男孩儿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恐惧而又痛苦。他那幼小的身躯有 40%都被烧伤覆盖着。有人向他身上泼洒酒精而后把他投入火中,这太难 以理解了。 他哭喊着,想要妈妈。 是他的妈妈把他投入火中的。 自己的母亲是什么样的,和母亲在一起是否危险,对于一个孩子来说 都不重要。母亲是伤害他还是拥抱他,都不重要。与母亲分离是最大的痛 苦,即使母亲是一枚即将爆炸的炸弹,孩子也愿意扑进她的臂弯。 母亲的存在代表安全。害怕母亲离开是我们最早的恐惧。“只有婴儿 才会如此。”儿科精神分析学家D.W.温尼科特写道。他通过研究发现, 婴儿没有母亲实际上无法生存。从表面看,分离的焦虑来自这样一个事实 :没有人照顾,我们就会死去。 当然,父亲也能担当照看小孩的身份。我们将在第五章研究父亲在我 们生活中的地位。然而此处我要谈的是母亲,因为通常情况下都是母亲担 当照看小孩的角色。无论母亲做什么我们都可以忍受,唯独不可以抛弃我 们。 但是,我们都被母亲抛弃了。在我们还不知道她是否还回来之前,母 亲就离开了。她离开我们去工作、去购物、去度假、去再生一个宝宝,或 者在我们需要她的时候,她却不在我们身边。她抛弃了我们去过她自己的 生活,一种我们以后不得不面对的生活。然而,当我们需要母亲而她又不 在我们身边时,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需要母亲! 毫无疑问,我们要活下去。短暂的分离我们经受得起,但是由此引起 的恐惧,会给我们今后的生活打下烙印。在生命的最初阶段,尤其是六岁 以前,如果我们太长时间离开我们需要并渴望的母亲,我们就会在情感上 受到伤害,那种痛就像我们被淋上油而后投入火中那样。确实有人把这种 幼年时期的离别比做大面积的烧伤或者创伤所引发的疼痛。这是一种无法 想象的痛,而且伤口的愈合却是艰难而又缓慢。这种伤害虽然不致命,但 很有可能是永久的。 六六六 平日里,每当早晨儿子去上学,丈夫离家去工作,房门最后关上的那 一刻,塞菜娜总是很心痛:“我感到孤独,我感觉自己被抛弃了,整个人 都僵化了。我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平复自己的心情。如果他们不回来了,将 会发生什么事呢?” 在20世纪30年代晚期,塞莱娜身在德国。当她只有六个月大的时候, 她的母亲就开始为了孩子们的温饱而东奔西跑。母亲每天离开家去排队领 食物,还要与那些使犹太人的生活越发艰难的当局统治者谈判。因此,塞 莱娜总是孤单地一个人,被圈在婴儿床里,饿了就喝瓶子里的奶。她若是 哭了,等到几个小时后妈妈回来时,眼泪也已经干了。 认识塞菜娜的人都认为她是个好孩子——一个文静懂事、温柔可爱的 女孩。如果你现在遇到她,你可能认为她是一个阳光快乐、无忧无虑、从 未经历过丧失之痛的人。 但她体味过。 塞莱娜易于消沉。对于未知的 事物她感到恐惧。“我不喜欢冒险,也不喜欢任何新事物。”她说她最早 记得的事就是自己焦虑地等待接下来要发生什么。“我对所有不熟悉的事 物都很恐惧。”她说道。 她还害怕过多的责任——“我总是希望有人照顾我。”她既是一位贤 妻良母,同时也希望从强壮稳健的丈夫和年岁比自己大一些的朋友身上得 到母性的关怀。 女人们常常羡慕塞莱娜。她热情风趣,很有魅力。她会烘烤食物,缝 制衣服;她喜欢音乐,喜欢开怀大笑。她是美国大学优等生荣誉学会——P .B.K.联谊会的会员,她获得了两个硕士学位,有一份兼职的教书工作 。她身材苗条,面庞清秀,有一双棕色的大眼睛。她与年轻时的奥黛丽· 赫本十分相像。 不仅如此,她在年近五十时,依然拥有赫本年轻时的容貌,根本不像 一个半老徐娘而更像是一个姑娘。然而最终,她却说道:“每天早晨我醒 来的时候,都感到口中酸涩,腹部疼痛。” “那是愤怒,巨大的愤怒,”她说,“我感觉自己被骗了。” 塞莱娜无法接受这种想法。她为什么不为自己还活着而感到庆幸呢? 她看到过六百万犹太人惨遭屠杀,而她所遭受的痛苦也无非就是缺少母亲 的陪伴而已。她说,这种痛苦所带来的损害虽不致命,但是是永远的。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也就是在塞莱娜出生之后的这些岁月里,我们一 直把注意力集中在失去母亲的巨大代价和丧失的痛苦——既包括失去当时 的伤痛,也包含分离对将来所造成的后果,即便是很短时间的分离也包含 在内。一个孩子离开母亲会表现出分离反应,在母子相见之后这种反应也 会持续很久,具体表现在吃饭睡觉会出现问题,还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甚 至孩子所使用的单词量也会减少。更离谱的是,这个孩子在六个月大的时 候便会经常泪眼汪汪、一脸愁容,而且还会表现出面色凝重、忧郁消沉的 样子。与上面所提到的状况密切相连的是一种痛苦的情感——分离焦虑。 它包括母亲不在身边而孩子需要独自面对危险时的恐惧,也包括母亲在侧 而孩子害怕再次失去而表现出的恐惧。 我十分了解这些症状和恐惧,因为它们在我四岁住院的时候伴随了我 三个月。当时医院严格限制探访病人的时间,所以在那三个月里我基本上 都没有和妈妈在一起。后来,我的病痊愈了,但是住院所引发的后果却折 磨了我好几年。分离焦虑在我身上的表现,便是我有了一个新习惯——梦 游,而且直到十五六岁,我才不再梦游。 有一次,在我六岁时的一个温暖的秋夜,父母都不在家。这令我十分 痛苦。我在睡梦中爬下床,漫步走进客厅,悄悄绕过正在打瞌睡的保姆, 然后打开前门走了出去。我在沉睡中走到拐角,穿过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 ,最后到达了我梦游旅程的目的地—一消防站。 一个消防员看到了我。他异常惊讶,为了不吓到我,他用十分温柔的 语气问道:“你想要什么,小姑娘?” 后来有人告诉我,我当时毫不犹豫、清楚大声地回答说:“我想要消 防员帮我找到妈妈。” P3-5 当我们呱呱坠地,离开原有舒适的环境,来到这个世界,踏上漫漫人生路时,我们要面对很多困难,正如《必要的丧失》讲述,为了成长我们必须要放弃的东西,不仅包括与所爱之人的分离,还包括我们有意无意的浪漫、梦想的破灭和期望的落空,追求自由、权力和安全感的幻想成为泡影,以及那个一度被认为是无坚不摧、青春永驻、永生不死的年轻自我的丧失。这些丧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们必不可少,因为失去、离别、放弃会使我们成熟,没有丧失便没有未来。美国心理治疗专家朱迪思.维奥斯特,在这本书中告诉我们,不完美是我们人生各阶段不得不面对的。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心想事成,世界不会围绕我们转动,但也不必对人生沮丧,我们要做的是翻开这本书,它会帮你真正地静下心来,让你拥有健康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