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科普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6.80
折扣购买: 了不起的中国工程
ISBN: 9787110102343
中国工程院是中国工程技术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工程院新闻办公室是中国工程院的一个组成机构,负责中国工程院的新闻宣传等事宜。
2020年,从7月中旬开始,各个航天大国都开启了密集排队去火星的行程,最先拉开序幕的是阿联酋航天局。2 0 2 0年7月2 0日5点5 8分,阿联酋航天局的“希望 号”火星探测器在日本鹿儿岛县种子岛太空中心发射升空;我国的“天问一号” 也于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宇航局的火星车“毅力号”也在同年的7月30日发射升空。 为什么各国要扎堆去火星呢?难道飞往火星还有所谓的“黄道吉日”? 答案是,YES! 但是这个“黄道吉日”并不是每年都有的,而是2 6个月才有一次!火星发射窗口期意味着这时可以使用较小花费将探测器送往火星,因此人类的火星探测活动通常也会每隔26个月出现一次高潮。 曾有人误认为,如果从地球上正对火星发射一个探测器,沿地球、火星两点之间的直线飞行,不就是最短旅程吗? 答案是,不可能。 首先,火星不是静止的,而是不停地沿着自己的轨道绕太阳运行,即使探测器能正对火星飞行,它也不可能遇上火星。其次,由于太阳引力的作用,探测器不可能正对火星方向飞行,但是只要达到一定的起始速度,探测器就能在或长或短的预定时间内到达火星轨道,而不是到达火星。 由于火星在轨道上按自己的规律运行着,为了使探测器在到达火星轨道时,火星也正好运行到同一点与之相会,这就要求探测器从地球上出发时,火星与地球之间有一个特定的相对位置,这一相对位置对应的时间就叫发射窗口期。另外,由于探测器走得快,火星走得慢,所以探测器从地球发射时火星应在地球前方某一个位置。 权威专家学者,联合创作审定。本书由20余位权威专家学者联合创作、审定而成,凝结众多科研人员多年心血成果,让青少年充分领略科技魅力。 紧跟科学前沿,内容精益求精。19个振奋人心的科技工程,囊括了工业、农业、航天等众多领域,引导青少年深入浅出地学习、了解工程科技知识。 探近现代科技,求新技术创新。从1952年南水北调工程方案设想的提出,到现在的火星探测,旨在带领青少年全方位了解中国近现代杰出的科技工程发明或创建过程。新时代科学技术的魅力,无时无刻不在激发青少年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培养工程师思维,弘扬科学家精神。从艰苦的研发环境到辉煌的研究成果,有助于青少年树立保家为国、造福百姓的伟大志向,培养忍辱负重、勇往争先的高尚情怀,弘扬创新为国、奉献求实的科学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