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1.40
折扣购买: 俾斯麦号覆灭记/经典百年海战大观
ISBN: 9787513926034
1.蓝色生命线 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南北美洲之间,类似“S”形 。两端宽中部窄,东西最宽约6845公里,赤道附近最窄约 2800公里,南北长约15700公里,面积9336万平方公里, 是世界第二大洋。 “大西”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大力士阿特拉斯 之名。传说阿特拉斯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住在大西洋深处 ,知晓世上任何一个海洋的深度。诚如“大西”之意,大 西洋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它西通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 ,东穿直布罗陀海峡,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通向印度洋 ,北连北冰洋,南接南极海域,有许多重要的海峡和海岸 ,如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直布罗陀海峡,波罗的海诸国 进入大西洋的要道斯卡格拉克海峡、卡特加特海峡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大西洋的货运量占世界海运总 量的75%左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仍占三分之二以上, 是当时世界航海的中心。大西洋主要的海上航线有:欧洲 和北美的北大西洋航线;欧洲、亚洲、大洋洲之间的远东 航线;欧洲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的中大西洋航线; 欧洲与南美大西洋沿岸之间的南大西洋航线;从西欧沿非 洲大西洋岸到开普敦的航线。这些航线对整个世界经济、 政治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沿途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 位于大西洋沿岸的英国更是深知“靠山吃山,靠水吃 水”的道理。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的不列颠群岛上,南隔北 海、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同欧洲大陆相望。在击败老 牌海上强国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和荷兰的海军后,英国成为 欧洲的海上霸主,凭借当时世界第一的海军力量,占了比 本土大150倍的殖民地,因此,它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英国是个严重依赖海上贸易的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依 靠由海路输人工业原料和粮食,每年从海路输入的货物达 6800多万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所消费75%的石油 、95%的铜、99%的铅、88%的铁矿石、89%的小麦、8l %的肉类和93%的食油等需要从海外输入。 当时英国的航海业极为发达。英国拥有一支约2100万 吨的商船队,商船的总吨位占到了世界商船总吨位的31.8 %,每天平均有2500艘船只在海上航行。英国海上交通线 通往世界各地,总长度超过8万海里。一条海上交通线是同 欧洲、地中海、非洲和印度洋各国联系;另一条海上交通 线是同加拿大、美国、中美洲和南美洲联系,经巴拿马运 河还可与太平洋地区各国通商。英国有90%的货物进口经 由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峡的各条航线进行,其余10%经由北 海交通线进行。 毫无疑问,大西洋海上交通线是英国赖以输入物资、 原料和粮食的生命线,是帝国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石,保护 好海上航运一直是这个海上之国战略防护的重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被 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美国赶超。经过第一次世界大 战,英国的实力大受损伤。但它依旧是海上第一强国,维 系海上霸主地位的雄心依旧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