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枪的合众国(美国枪文化的形成)(精)
ISBN: 9787508684086
帕梅拉?哈格(Pamela Haag) 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非虚构作家、文化评论家、历史学家。她以写作为志业,通过学术著作、非虚构作品、评论文章、演说稿、专栏文章在众多议题上表达犀利的见解。 从头一本书 《同意:性权利与美国自由主义的转变》(Consent: Sexual Right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iberalism)开始,她就始终致力于挑战流俗成见,从新视角审视人们习以为常的美国文化现象。她的《半幸福婚姻》(Marriage Confidential: Love in the Post-Romantic Age)结合文化评论、访谈与历史研究,描绘出现代婚姻的群像,也探讨婚姻关系的未来。这本《枪的合众国》更是独辟蹊径,不谈宪法、权利和自由,而是从商业历史的角度切入,破除围绕着枪文化的种种神话。
为了感谢本杰明·泰勒·亨利对亨利枪的发明所 做的贡献,温彻斯特以“H”为商标营销枪支,还在 枪身刻上亨利的名字。不过,温彻斯特在工资待遇方 面不够慷慨大方。亨利是枪支的发明者,而温彻斯特 只是投入资金、生产加工,到头来温彻斯特拿的钱竟 然多于亨利。对此,亨利无法理解,也难以接受。因 此,亨利在物质充裕、荣誉等身、才华横溢的时候反 而感到痛苦不堪。 亨利也想不通温彻斯特为什么要实行合同制。温 彻斯特公司的业务主管埃德温·帕格斯利曾描述了几 个与亨利享有同等地位但是经济条件富足的领班所过 的生活:“他们戴上高顶礼帽,穿上礼服大衣,乘坐 豪华马车来上班,马车由两匹上等好马驱动。到了工 厂后,他们将马拴在马厩里,然后脱下华丽的服饰, 穿上工装,当10小时的领班。等一天的工作结束后, 他们又开始重复上述动作。” 亨利一直反感合同制度。虽然他在纽黑文武器公 司生产枪支,但是机器归温彻斯特所有,公司也归温 彻斯特所有。他也不能像其他枪匠一样拥有制造枪支 的工具,因为这些工具在生产机器,而生产出来的机 器依然归温彻斯特所有。他甚至无法拥有自己的想法 ,因为一旦有新的连发枪设计想法,他会申请专利, 而专利权则牢牢掌握在温彻斯特手里(他之所以转让 专利权,主要是因为他缺乏购买设备的资金,无法生 产枪支,因此别无选择)。现代化枪支生产对资本的 要求远远超过对工艺的要求,由于缺乏资本,温彻斯 特被困在旧式枪支加工与现代化枪支生产的夹缝之中 ,举步维艰。亨利是生产主管,给所有工人发完工资 后,合同价格与员工成本的差额就是他的工资。按理 来说,亨利5年内挣1.5万美元上下并非难题,可如今 他要拼命努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由于温彻斯特不给 专利发明者任何专利费,因此亨利在连发枪的发明中 一无所获。 相反,越是不了解枪支制造的人,从枪支生意中 获得的利润越大。因此,温彻斯特完全占据优势。传 统枪匠知道如何制造枪支,而后来的枪支发明家在枪 支产业中逐渐被边缘化。1864年,亨利在合同到期后 离开了纽黑文武器公司,此时他的生活更加凄苦。亨 利走后,温彻斯特聘用了新的主管,将员工数量由37 人扩大至100人。亨利仍然是纽黑文武器公司的股东 ,除此之外,他并无其他依靠。事实上,亨利拥有最 坚实的力量,即以“亨利”为名的商标和他所持有的 股份,虽然这两者是世界上最无形的资产。1865年4 月,奥利弗·温彻斯特离开公司,开启了一场期待已 久的欧洲之旅。亨利知道自己翻身的机会来了。 在动身前往欧洲之前,温彻斯特刚和生意伙伴约 翰·戴维斯放弃了衬衫生意,而将所有的赌注都押在 枪支制造和销售上。温彻斯特首先去了阳光灿烂的那 不勒斯,随后又打算将沙夫豪森的莱茵瀑布以及德国 的巴登巴登旅游胜地纳入旅游计划。巴登巴登旅游胜 1. 独辟蹊径,揭示美国枪文化的商业起源 美国根深蒂固的枪文化来源于何处?是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维护、对过往英雄的追忆?也许吧。然而,哈格说,归根结底,枪文化是商人的逐利行为在有意无意间塑造的。工业化生产造出了远远超过需求的枪支,于是,精明的商人们用精准的广告、巧妙的营销制造出大量需求和欲望,让美国人以为自己需要枪、渴望枪、理当拥有枪。 2. 精准分析,解构美国人的枪支情结 在美国,多少枪击惨案后的哀鸣和呼吁,都盖不过主张持枪权的声浪,因为在他们的文化中,枪和独立战争、美国身份、公民权利、英雄气概都大有关系。因为枪是特别的,所以美国人爱枪、需要枪,也必须捍卫自己持枪的权利。但哈格却说,那些联系并非古已有之,而是后来才制造出来的,而制造这些联系的,是资本、广告、媒体和娱乐业。她立足于历史档案,细细分析19世纪以来商业手段创造枪支传奇的过程,破除种种神话迷思,用历史档案解构了许多人引以为傲的枪支情结。 3. 以笔为枪,挑明商人应负的道德责任 枪击案后,人们总会讨论责任。持枪者有责任,社会有责任,政府有责任,那么,那些光明正大、兢兢业业的枪支制造商呢?他们日复一日地遵从机器时代的商业逻辑,像推销普通商品一样卖枪,他们想要的是商业成功,却在有意无意间塑造了一个枪支泛滥的社会。《枪的合众国》有一条暗线,就是枪支巨头的继承人饱受良心折磨,甚至为枪下亡魂盖造神秘屋,求得暂时的平静。这个怪异却动人的真实故事成了哈格手中的枪,挑明枪支制造商在控枪问题上的责任。 4. 揭开历史,引发反弹和争议,亦广受好评与支持 显而易见,哈格想要驱散围绕着枪支的光环,也因其鲜明的立场在美国读者中引发了很多争论。然而,《枪的合众国》发掘被忘却的历史,发出理性的呼声,因而《华盛顿邮报》称其为“了解美国枪支争论不可不读的书”,它也成为《华盛顿邮报》2016年度之选,入选《旧金山纪事报》百本好书,获《科克斯评论》2016年非虚构佳作提名,并得到《纽约时报》《新共和》《波士顿环球报》《时代》杂志等众多主流媒体大篇幅推荐。在讨论美国枪文化和枪支争论时,这正是我们需要听到的另一种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