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三联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4.20
折扣购买: 草花集/汪曾祺自编文集
ISBN: 9787542665782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就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性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成都 在我到过的城市里,成都是*安静,*干净的。在宽 平的街上走走,使人觉得很轻松,很自由。成都人的举止 言谈都透着悠闲。这种悠闲似乎脱离了时代,以致何其芳 在抗*战争时期觉得这和抗战很不协调,写了一首长诗: 《成都,让我来把你摇醒》。 成都并不总是似睡不醒的。“文化大革命”中也很折 腾了一气。我六十年代初、七十年代、八十年代,都到过 成都。*后一次到成都,成都似乎变化不大,但也留下一 些“文化大革命”的痕迹。*明显的原来市中心的皇城叫 刘结挺、张西挺炸掉了。当时写了一首诗: 柳眠花重雨丝丝, 劫后成都似旧时。 **皇城今不见, 刘张霸业使人思。 武侯祠大概不是杜甫曾到过的武侯祠了,似乎也不见 霜皮溜雨、黛色参天的古柏树,但我还是很喜欢现在的武 侯祠。武侯祠气象森然,很能表现武侯的气度。这是我所 到过的祠堂中*好的。这是一个祠,不是庙,也不是观, 没有和尚气、道士气。武侯塑像端肃,面带深思。两廊配 享的蜀之文武大臣,武将并不剑拔弩张,故作威猛,文臣 也不那么飘逸有神仙气,只是一些公忠谨慎的国之干城, 一些平常的“人”。武侯祠的楹联多为治蜀的封疆大员所 撰写,不是吟风弄月的名士所写,这增加了祠的典重。毛 **十分欣赏的那副长联:“能*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 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确实 写得很得体,既表现了武侯的思想,也说出撰联大臣的见 识。在祠堂对联中,可算得是写得*好的。 我不喜欢杜甫*堂,杜甫的遗迹一点也没有,为秋风 所破的茅屋在哪里?老妻画纸,稚子敲针在什么地方?杜 甫在何处看见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都无从想象。没 有桤木,也没有大邑青瓷。 眉山 三苏祠即旧宅为祠。东坡文云:“家有五亩之园”, 今略广,占地约八亩。房屋疏朗,三径空阔,树木秀润。 因为是以宅为祠,使人有*多的向往。廊子上有一口井, 云是苏氏旧物,现在还能打得上水来。井以红砂石为栏, 尚完好。大概苏家也不常用这个井,否则,红砂石石质疏 松,是会叫井绳磨出道道的。园之右侧有花坛,种荔枝一 棵。据说东坡离家时,乡人栽了一棵荔枝,要等他回来吃 。苏东坡流谪在外,终于没有吃到家乡的荔枝。东坡酷嗜 荔枝,*啖三百颗,但那是广东荔枝。从海南望四川,连 “青山一发”也看不见。“不辞长作岭南人”,其言其实 是酸苦的。当年乡人所种的荔枝,早已枯死,后来补种了 几次。现存的这一棵据说是明代补种的,也已经半枯了, 正在设法抢救。祠中有个陈列室,搜集了苏东坡集的历代 版本,平放在玻璃橱里。这一设计很能表现四川人的文化 素养。 离眉山,往乐山,车中得诗: 当*家园有五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