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六记(精)

平生六记(精)
作者: 曾彦修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3.80
折扣购买: 平生六记(精)
ISBN: 9787807680468

作者简介

曾彦修,笔名严秀,1919年6月生,四川宜宾城内人。1931年至1937年上半年在四川北碚中国西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做技工。1937年12月赴延安,入陕北工学。1938年3月入*。1939年4月后入马列学院**班学习,后任该院教员。1941年后调入新成立的***政治研究室工作。1942年1月参加***任团长的延安农村调查团。1944年3月调入中宣部。1947年3月参加中央土改工作团。1948年回中宣部。1949年夏奉命南下,12月后在广州分别任***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南方*报社总编辑、社长等职。1954年春调北京任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1957年被划为右派,1960年至1978年在上海辞海编辑所负责《辞海》史地卷部分的编撰工作。1978年夏调回北京,任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社长。1983年离休。

内容简介

一 土改记异 概况 1952年大概是2月中旬,我在广东工作的时候, 由于土地改革的命令急如星火,虽然在此地还相当不 具备土地改革的条件,主要是领导土地改革的一个条 件,即领导土改的庞大的干部队伍还不存在的缘故, 大家都不知道什么叫“土地改革”的时候,上面急如 星火的道道命令下来,即刻就要全面土改。我被命令 带领一支庞大的土改队伍,开赴当时属于广东肇庆地 区的一个山区穷县云浮县(依当时的情况看来,似乎 像个极穷县)去做全面的土地改革,这算先行县。这 个队伍大概二三百人,是以广东省的文化干部队伍为 主,其次是华南革大的一批工作人员,再次,是一批 岭南大学(原属教会大学,但成绩相当有名)的毕业而 未分配工作的学生。总人数恐有二三百名。我当时是 一个南下干部,虽然1947—1948年在山西、河北、山 东参加过三个省一年半的土改,心里还是很慌;其余 的人均未参加过土改,我觉得这次下去难办得很。但 所幸临时增派华南革大的一个部主任老王同志,一个 北方的老根据地的干部。我自知经验不能同他比,靠 他了。幸运的是,云浮县委赵**是南下干部,抗* 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有在山东与东北的地方工作与 土地改革的长期经验。因此,事情就好办多了。而且 ,我看得出来,赵**是主张求稳,反对大乱特乱, 反对反复翻烧饼(东北叫“煮夹生饭”)的。因此,从 根本上我们三人就有共同语言了。 我们这个队伍中,有些大名人,如画家关山月, 作家陈残云、韩北屏、杜埃等,倒也显得队伍壮大。 从根本上改变冷冷清清的工作方式 当时是必须严格按照中央尤其是武汉***中 南局、特别是(代)****邓子恢的规定办事的,即 :土改工作队进村后,必须**地、长时间地“访贫 问苦,扎根串联”,建立或重建阶级队伍之后,才能 谈得上进入斗争,如反霸、斗争地主等阶段;之后是 分田阶段;再之后是建*建政、动员参*等阶段。再 之后,又是另派工作队来搞“复查”等等;一个否定 一个,一个说前一个“**”。已形成宪法,半点不 能移动。 开始我即不赞成这一套,因为我在山西、河北、 山东进行过土改近一年半,知道怎能照这个模式进行 ?照此办理,一场土改前后要拖两三年,工作队动不 动就要换三几次。翻烧饼、煮夹生饭,一次一套,统 统反右,从不反左,不把农村搞得稀烂才怪。但那一 套在当时是*高主持土改的人十分坚持肯定的,因此 ,我们几百人下村后,也不得不照此办理:工作组进 村后,照样是冷冷清清,找鳏寡孤独扎根串联,行动 偷偷摸摸,怕地主富农狗腿子看见,群众则久久也不 知这些工作组是来干什么的。如此搞了近两个月后, 冷冷清清,工作没有什么进展。我感到如此“访贫问 苦,扎根串联”下去,半年之内群众也发动不起来, 我们反而变成是做地下工作了。 如此下去,又要把一村土改,三年完成了。于是 ,我在县里同县委赵**、副领队王某某同志协商, 我提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根本上改变工作方 式,大张旗鼓,大范围接近群众,震慑极少数可能的 坏人和土改的反对者,以减少弱小穷人的怕报复的顾 虑。我提出大村的工作组内,应设一“小公安局长” ,他的任务就是**到晚上门去找我们怀疑为坏人、 狗腿子、顽固土改对象的人谈话,要使他们紧张、心 慌,转而老老实实,停止地下活动。现在是我们每访 一家贫下中农,都要回头看看有没有“狗腿子”跟着 。一句话,我们必须变守势为*势,即从根本上变被 动为主动,变被坏人监视改为我们监视他们,变秘密 工作为公开工作。必须全面改变局面:现在我们不是 做“地下工作”,而是做“地上工作”;不是“守势 ”,而是“*势”;不是做“敌强我弱”的,而是做 “我强敌弱”的工作,总之,原则上,工作方式要完 全颠倒过来,一切都要变被动为主动,变秘密为公开 ,变防守为进*。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