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探史(大明建文帝遗踪线路考察)

寻迹探史(大明建文帝遗踪线路考察)
作者: ■桂林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1.40
折扣购买: 寻迹探史(大明建文帝遗踪线路考察)
ISBN: 9787547315477

作者简介

■桂林,1941年生,1962年毕业于原石油工业部玉门石油学校专科机械系,多年从事职工教育工作,退休于中国石化宁波镇海炼化人教处。酷爱历史.曾用十七年祭理编纂出版了《中国历史年代大全》一书。

内容简介

建文帝失位始末探讨 明惠帝朱允炆,出生于明洪武十年(1377),是大明 王朝第二帝。祖父是明太祖朱元璋;父亲朱标是朱元璋的 谪长子,被封为懿文皇太子。朱允炆有二十四个叔叔被封 为王,其中四叔朱棣是庶子,被封为“燕王”,驻守北京 。燕王长期跟随朱元璋打仗,屡有战功,拥有能打硬仗的 军队。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四月,朱允炆的父亲朱标 病逝。当年九月,明太祖诏立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皇 太孙。燕王很不服气,因为朱允炆从来没有领兵打过仗。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朱元璋病逝,宣诏 朱允炆继承皇位,并有谕旨:“各王不必来京吊唁。”目 的很清楚,主要防范燕王趁机篡权。这年朱允炆21岁,第 二年改元“建文”,史称“建文帝”。 朱允炆即位后,太常卿黄子澄掌理国政,兵部侍郎齐 泰升任兵部尚书兼理军事,大儒学家方孝孺为翰林院侍讲 。朱允坟在位期间,除了惩治贪污腐化,还采纳齐泰、黄 子澄的削藩建议,裁撤藩王势力,为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制 。削藩没有错,但是,建文朝廷欺软怕硬,先从弱小藩王 开刀,给了燕王朱棣时间,朱棣在北京称病,装疯卖傻, 暗地里却急着铸造钱币、打造兵器、招兵买马,等待时机 成熟时一举起兵。 建文元年(1399),朱允坟密诏北平都司张信与都司 谢贵、布政使张昺,策划废燕王。但是,朱允炆做梦也想 不到,张信早已投靠燕王朱棣。张信接诏,马上往燕王府 泄密于朱棣。朱棣把谢贵、张呙及部分朝臣全杀了,打着 “靖难”大旗,叛乱起兵。两军交战,起初,官军多胜仗 ,但是,朱允炆仍然梦想四叔朱棣会服软,有话在先:“ 不许杀燕王。”为此,官军一次次失去战机。后来,燕兵 一路凯歌,四年后,南下至安徽省灵璧,灵璧齐眉山一战 ,燕军再次告捷,接连攻下盱眙、扬州,兵到江北时,建 文帝才慌了神,请庆成郡主(朱棣的姐姐)去燕王营,想 割地议和,朱棣不允;六月初三燕军渡江,六月十三兵抵 金川门,谷王朱穗开金川门,李景隆不战而降,金陵失陷 。 据说,金川门失守时,朱允妓想到自杀,翰林编修程 济谏言:“与其自杀,不如逃走。”少监王钺跪地,献上 一个大红箧,他说,高皇帝临终时留下箧,留下话:“如 临大难,打开它。”只见箧四周用铁皮固定,两把锁眼被 铁水灌注,凝结后封死。朱允炆见是爷爷留下的东西,放 声大哭。程济命人打碎箧,里面有袈裟、僧帽、剃刀、十 锭白银,内写着应文、应能、应贤三个名字。大臣们当场 决定:杨应能为应能和尚、叶希贤为应贤和尚、建文帝为 应文和尚。程济为三人削发,自己以道士身份,准备集体 逃亡。一切准备好后,命人放火焚烧宫殿,皇帝与近臣从 皇宫中消失。 朱允炆失位后,民众多有不舍,一直称他“建文帝” 。朱棣的子孙们为掩盖“篡位”这段不光彩历史,就说是 建文帝为了解除宫中内战,禅位给燕王朱棣的。万历二十 三年(1595)十月,明神宗朱翊钧要编《明史》,曾想恢 复建文年号,因多方反对而作罢。一直到了崇祯皇帝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