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科学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5.90
折扣购买: 翟双庆解读黄帝内经(五脏篇)
ISBN: 9787030480446
翟双庆,男,1962年12月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黄帝内经》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30余年。 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内经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 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重量、部局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10余部。近年来,在《中国中医药报》连载内经相关文章80余篇,获得业内广泛赞誉。
第二集 君王般的心 今天开始讲《黄帝内经》当中五脏部分对心的认 识。 心实际上是作为“君主之官”。那么作为“君主 之官”的心,都管着什么呢?它跟我们现在所说的这 个心,它有什么区别吗?我们今天先说一说,心的概 念。 “心”恐怕大家都知道了,心就是在我们胸腔的 左侧,它像一个风箱,又像一个水泵,来泵血,血周 流我们的全身。而且心脏上还有瓣膜,这个瓣膜起一 个不让血回流的作用,让血都朝着一个方向走。 那么当血流出心脏的时候,血就可以把这些营养 物质和氧气,带到我们全身各处,使全身各个脏腑组 织,得到营养和滋润。当血液回流心脏的时候,又把 血当中的一些废物,如二氧化碳带到它的排泄器官排 出体外。这样也就完成了血液的净化。这是西医学对 血的一个主要认识。 中医,尤其《黄帝内经》,它实际上是在对心脏 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它还有一个认识,认为心主管我 们的神志。现在,老百姓也经常有这样的话,说人有 心眼儿没心眼儿。说人有心眼儿,心眼儿比较多,代 表这人头脑比较灵活,思维比较灵活,干什么事比较 活分。说这个人死心眼儿,缺心眼儿,一根筋,那么 可能就代表这个人比较轴,实际上这种认识,跟我们 中医对心的认识,密切相关。 有这么一个典故,叫做一窍不通。实际上刚才我 说,有心眼儿,缺心眼儿,这个“眼”实际上就是洞 的意思,也就是说心上有洞,有窍。我要提的这个典 故说的是在历史上,商朝商纣王非常喜欢他的妃子妲 己,成天跟妲己一起寻欢作乐,不理政事,而且还滥 杀无辜,把一些忠臣都给杀了。 商纣王的叔父比干有点看不下去。有一天就跟商 纣王说你不能这样,你不能沉迷于酒色,你应该理理 政事,管理一些国家大事。妲己一听,非常不高兴, 说你怎么敢管大王跟我的事?妲己就想了一个主意, 跟这个商纣王说如果比干对你真的忠诚的话,那么你 应该让他把心献给你,看看这个心是什么样的,是不 是忠诚你的?商纣王一听,认为妲己说的有道理,于 是就下令赐死比于,剖胸拿心献给商纣王。 这件事在《吕氏春秋》当中被记载下来了,孑L 子看过以后,说如果这个商纣王,哪怕心通了一窍的 话,他可能都干不出这么又愚蠢又糊涂的事。后人把 这件事,把孑L子的评论,形成了一个成语叫“一窍 不通”。实际上就是说,心上有没有洞窍,跟我们的 神志有密切的关系。 在明代,有个著名医家叫李梃,他有一本书叫《 医学入门》。《医学入门》就提到这么一个问题,说 心有几窍?有七孔,有七窍。说上智之人七孔七窍, 中智之人五孔五窍,下智之人三孔三窍,常人两孔两 窍。说愚人就有一窍,下愚之人只有一小窍。有时候 我们讲,你想想可能不可能?说这个心如果就一小窍 的话,这个人还能活吗?可能就活不了了。所以在这 里你也要体会,古人所说的这个心?就不是实体的心 脏了。 在这里我要简单提一下,心的这个造字问题。心 这个字,在金文上有两种写法,一种是纯象形字。你 看有心房,有心室,形怎么样呢?形如莲蕊,这是因 为它是一个象形字。而在金文上还有一种写法,就是 在这个象形字里边,点了一个点,大家看到了,这有 一个点,点了一个点。这个点是什么啊?这个点实际 上就是洞窍的意思。 那么这俩就不太一样了,前头那个象形字,就代 表着我们的实体的心脏,而后边点点儿的那个东西, 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心思。而中医学用的所谓的“心” ,心为君主之官的“心”,指的实际上就是点点儿的 那个心,心思之心为主了。 实际上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一谈到心用的也 是这个。在这里顺便说一下,有人说金文,金文是什 么意思?金文实际上就是周朝青铜器上的那些文字。 你像那些鼎,那些盘,这上头的文字称作金文。 这个传统中国人在一直运用,现在也是,凡是带 有心字旁,或者是竖心旁的,很多都代表我们的思维 ,代表我们的情感。 比如恐惧,你看那个“恐”底下是心,“惧”竖 心旁。像慈祥的“慈”字,像什么忠心的“忠”,像 什么“情感”,这全都是或是带有心字旁边,或是带 有竖心旁。表明什么呢?表明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 中国古人是拿那个带点的心,是带有一种情志的。 P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