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淌

自然流淌
作者: 童麟|责编:陈兴//孙静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3.10
折扣购买: 自然流淌
ISBN: 978752160813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由长寿到龙潭 我的老家,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农村朱鲁湾。父亲 22岁与母亲结婚,先后有了我的4个哥哥及我和弟弟。除大 哥在武汉出生外,我们其余几个都在原四川省长寿县(现 重庆市长寿区)出生。 听父亲说,日本投降前,武汉一直处于战乱,一些工 厂陆续迁往内陆地区,他的一位堂兄在汉口开办的纱厂也 迁到位于长江上游的长寿县,并在此新建了秦安纱厂。父 亲跑了几年单帮后,随之进了这家厂子。1946年上半年, 陆续将我母亲和当时年幼的大哥以及祖母接到长寿,居住 县城河街镇鱼市街。这一住就是十年时间,我们后面5个兄 弟就出生在这期间。 20世纪50年代,正是中苏友好时期,由苏联专家帮助 ,政府决定在酉阳龙潭镇所辖江口地段兴建一座现代化的 磷肥厂。建厂急需大批业务骨干,父亲当时在长寿秦安纱 厂任财会股长,被先期调往龙潭,参加建厂前期筹备。 父亲在龙潭待了几个月,觉得龙潭是个适合居家的地 方。 龙潭镇依山傍水,山清水秀,街面商铺林立,来往人 员络绎不绝。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竟有一所省立中学 ,周边酉阳、秀山、黔江、彭水四县子弟均在此就读高中 ;汽车站附近的龙潭小学也远近闻名,方便孩子们上学读 书。镇上不但有公办的镇卫生院、联合诊所,还有不少当 地名老中医挂牌看诊。 这里的日常用品更是十分便宜,各类土特产应有尽有 ,价廉物美。那时一个鸡蛋只卖两分钱,这在长寿难以想 象。特别让人称道的是,此地民风淳朴,镇街秩序井然。 许多外省人长期定居于此,乡音混杂,十分有趣。 父亲回到长寿家中,向我母亲细说了自己的观察和想 法。母亲听后甚是动心,也认为确应从长计议,选择一个 合适的地方安居下来,不能再这样漂来漂去了。她主张, 既然父亲先调去了龙潭,这个家也应该及早搬过去,早去 早安心,一家人好有个照应。于是,迁居龙潭的事就这样 确定下来。 因工作繁忙,父亲有一段时间脱不开身,便商量母亲 ,先做一些搬迁的准备事宜,待他这一段忙过了,再回长 寿一起搬家迁居。 母亲本是一个行事果断之人,不等不靠,便自己着手 准备搬迁。她陆续卖掉带不走的家具物件,抽时间收拾几 大包落地就能管用的日常用品和孩子们的衣物鞋袜,汇集 在长寿的全部家人,照上合影照后,于1956年夏天,告别 年迈的婆婆和亲朋,带我们踏上迁居龙潭的行程。 当时大哥才12岁,弟弟不满3个月,我们中间4个兄弟 的年龄,依次一个比一个长两岁。也就是说,那个时候, 我们兄弟六人还都只是一个个不谙人事的“小不点”,平 时都离不开大人照料。而眼下,却像一片片离开根茎的树 叶飘零空中,等待着我们的,将是迁徙到不知有多遥远、 完全陌生的异地他乡,去重新谋生路求生存,其风险难以 想象。 母亲当年34岁,拖着6个孩子,似乎没去想这么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