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古籍
原售价: 288.00
折扣价: 184.40
折扣购买: 红楼梦 三家评本(全三册)
ISBN: 9787573200150
曹雪芹、高鹗原著120回《红楼梦》,在道光、光绪年间已被很多人纳入批评视野。王希廉,字雪香,号护花主人,江苏苏州人。道光时期人,为《红楼梦》评点派代表人物之一。姚燮,字梅伯,号复庄、野桥、大某山民,浙江镇海人,清道光十四年举人。他在评点中,最先对曹雪芹给予极高的评价。张新之,号太平闲人、妙复轩,性格豪爽,费二十余年写三十万字《红楼梦》评语,呕心沥血。
話說兩個尼姑领了芳官 等去後,王夫人便往贾母 處来。見贾母喜歡,便趁 便回道:寶玉屋裏有説賢 妻美妾,也要性情和順, 舉止沈重的更好些。襲人 的模様,雖比晴雯次一等 ,然放在房裏,也算得『 女大十八變』。況且有本 事的人,未免就有些調歪 ,老太太還有什麼不曾經 歴過的?三年前,我也就 留心這件事,先只取中了 他,我便留心看去,他色 色比人强,只是不大沈重 。知大體,莫若襲人第一 。雖這丫頭,我看他甚好 ,言談針錢,都不及他, 將來還可以給寶玉使唤的 。誰知變了!史亦随衆, 右釵左黛者,大半因多病 也。王夫人笑道:老太太 挑中的人原不錯,只是他 命裹没造化,所以得了這 個病。俗語又説太多,若 説不毅使,再上幾個來, 也是一様。贾母聽了,點 頭道:這是正理,我也正 想着如此。況晴雯重,只 會混説,女孩兒聽了,如 何使得?二則他們唱了一 回子戲,白放了他們,也 是應該的。况丫頭們也來 ,就賞他家配人去也羅了 。再那幾個學戲的女孩子 ,我也做主放了。一則他 們都會戲,口裏没輕没病 倒了十幾天,叫大夫瞧, 説是女兒務,所以我就趕 着叫他出去了。上下相蒙 。若養好了,也不用叫他 進個暗雯,那個丫頭也大 了,而且一年之間,病不 離身,然玉多病,我常見 他比别人分外淘氣,也懒 。前日又的。因此品擇了 二年,一點不錯了,我悄 悄的把他丫頭的月錢止住 ,我的月分銀子裹批出二 兩銀子來给誤了書;二則 寶玉自以爲自己跟前的人 ,不敢勸他説他,反倒鏦 性起來。所以直到今日, 幾回明老太他。不過使他 自己知道,越發小心效好 之意。且没有明説,一則 寶玉年紀尚小,老爺知道 了,又恐説『躭太,了结 断窥情』,生發成大禮贾 母聽了,笑道:原來這様 ,如此更好了。此老夢夢 ,是為罪魁。襲人本來從 了。王夫人見他精神復初 ,也就信了。因告訴窪逐 晴雯等事。既了感王,便 了大案。從迎春誤嫁始, 至眼姐歷小兒不言不語, 我只説是没嘴的葫蓝,葫 蓝案第一有嘴人。既是你 深知,豊有大錯的?王夫 人又回今日贾政如何誇獎 ,如何带他們逛去。贾母 聽了,更加喜悦。劫共, 此書己完矣。又説:寶丫 頭怎麽私自回家去了?你 們都不知道?我前兒顺路 都查了一查,誰知蘭小子 的這一個新進来的奶子, 也十分的妖調,也不喜歡 他。我説舆你大嫂子了, 好不好,叫他各自去濯。 一二等的。況且行事大方 ,心地老實,這幾年從未 同着寶玉淘氣。凡寶玉十 分胡鬫的事,他只有死勸 人便唤了鳯姐,周他丸藥 可曾配來。鳯姐道:還不 曾呢,如今還是吃湯藥, 太太只管放心,我已大好 你不知道不成?他説是告 訴了他的,不兩三日,等 姨嫣病好了就進來。姨嫣 究竟没甚大病,不過是咳 奶子者,母也。南母乃缺 ,王至以缺爲污,王之昏 亦甚矣,着此一事,以差 逐暗留要之年。我因問你 大嫂子:寶丫頭出去,雜 道嗽腰疼、年年是如此的 。他這去必有原故的,不 是有人得罪了他不成?那 孩子心重,親成們住一場 ,别得罪了人,反不好了 。舆眼姐不可抄检親藏同 意,面彼昏不知,驾来绝 倒。凰姐笑道:誰可好好 的得罪着他? 一時,只見迎春欺扮了 前來告爵過去。凰姐也來 請早安,伺候早飯,又説 笑一回。贾母歇响,王夫 夫人道:别是寶玉有嘴無 心,從來没個忌鍏,高興 了信嘴胡説,也是有的。 鳳姐笑道:這可是太太過 於操心了。若説他出去幹 正經事,説正經話,卻像 傻子。若是叫他進來在這 些姐妹跟前,以至於大小 的丫頭跟前,最有仁讓, 又恐怕得罪了人,卻是再 不得有人悩他的。用原姐 爲賣玉出結,乃用背攻法 以攻王之陰私。我想薛妹 子此去,必爲着前夜搜檢 衆丫頭原故,他自然爲信 不及園裹的人,他又是親 戚,現也有丫頭老婆在内 ,我們又不好去搜檢了。 恐我們疑他,所以多了這 個心,自己迴避了。也是 應該避嫌疑的。將何以處 林乎?甚矣,黨之爲福烈 也。 P1385-1386 《红楼梦》诞生以来,附有各家评点、以程高整理过的白文为基础的120回石印、铅印本是其流传的重要版本阶段。但相比脂评本受到的高度关注,《红楼梦》传统评点派的价值一向未受到学界、读者的足够关注,影响力也没有脂批那么大。护花主人王希廉、大某山民姚燮、太平闲人张新之三家即评点派红学的代表人物。其中的评语既有对《红楼梦》主旨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辩证,也有对全书整体概括与评价,既有对《红楼梦》各种艺术典型的褒贬剖析,也有对文学形象塑造得失的议论。价值丰厚,于今人极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