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东经济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7.30
折扣购买: 波动法则--半反向博弈(股价波动权威理论)
ISBN: 7807283386
吴杰:次定论者,毕业子西南财经大学(SWUFE)金融兼投资经济管理学院,高级证券分析师。具备丰富的资本运作理论学识和独特的市场知觉;股市博弈论倡导者,独创半反向心理法则,对普通投资者及冀金融交易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在国内属首批股票多因素分析专家,传承经典并简化一套全面的公司基本面分析方法。发表和参与发表《私募基金在中国的发展》、《基金重仓股分析》、《全国上市公司地区分析》等文章,系全国。各大财经刊物及网站的知名作家、投资顾向。现任联合证券总部资深研究员。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自2001年以后的中国股票市场环境,总体上说是个价值回归的过程,那 些在过去仅仅依靠美丽的神话而存在的空中楼阁在一个个倒塌。与此同时, 一批批不相信现实的机构或者散户投资者都在这次经历中走向没落。直到 2005年,属于多数的散户投资者手中还持有这样的垃圾股票,他们期待着历 史可以重演,但是价值投资的主流似乎是不可抵挡的。在证券类的新闻调查 中已经有许多投资者对不断贬值的股权感到彻底失望;事实上,有许多股票 也已经退市或者接近退市。 根据2005年上半年的交易所数据,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接近1500家, 其中ST类戴帽的股票将近100只,绝大多数股价在3元以下,有一批股票交易 价格跌至1元附近,成为“仙股”一族。其中较为典型的如ST托普的10年走 势图,在2000年以前的5年中连续上升5个波段,最高复权价格到达24.95元( 前复权),而在以后的5年中股价却是出现大的5次下跌,即使在1元附近也难 以保证其具备价值。重心的不断下移。我们摘录当年4月28日上海证券报的 相关资料数据: 平均股价:沪深A股2000年12.32元至12.78元;2001年8.67元至9.21元 ;2002年6.73元至7.18元;2003年6.96元至6.56元;2004年5.73元至5.86元 ;2005年4月底4.78元至4.74元。 平均市盈率:沪深A股2000年50.89倍/52.99倍;2001年40·13倍/44 ·31倍;2002年32.17倍/35.66倍;2003年28.32倍/28.53倍;2004年24倍 左右/25倍左右;2005年4月底22倍左右/17倍左右。 总体来看,有600只左右的股票创历史新低,剔除次新股以外,如此大 额数量的股价回归证明这一次的大盘调整不仅仅是对历史的修正,而是一次 完完全全的革新。因为我们都知道指数没有创新低是因为不断有新股的能量 补充。而实际上从市场存量的下跌幅度来看,已经差不多回到起点。 上面这段文字描述的是行情逆转以来,普通投资者的损失,其中还不包 括已经退市在三板市场的30多只边缘股票。现在当我们痛定思痛,总结投资 经验的时候,对指数和股价下跌作出了清晰的答复,那就是所谓的“市场正 在从一个投机的时代走向一个投资的时代”。这种结论看来是被用来称道价 值投资的非凡意义的,但是经过2003年初和2004年初的两波价值投资热以后 ,又有一批机构和散户投资者在高位拿到了“基本面非常优良”的股票,而 到2005年的时候这些股票的价格也有大多数已经面目全非了。钢铁股在经济 周期还没有出现衰退之前就已经大幅度地回调,汽车股更是在暂时的行业低 谷中变得很不值钱,股价甚至比以前收益数据更差的年份还低,许多人开始 对所谓的价值理念产生怀疑。但如果你要批判价值投资的有效性,同样有人 会反驳:大多数非价值性的股票其价格下跌的幅度更加大,速度也更加快, 这已经是铁一样的事实。而且,另外一些价值被推崇的股票价格确实一直维 持在高位,还有一些连续走高,比如公路运输与港口航运类的股票在当时就 是幸运儿。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而且同样是蓝筹股的这些公司,基本 面的差距真的需要如此大的价差来区别吗?看起来,我们似乎站在了一个尴 尬的位置,单一的肯定与否定都难以自圆其说。在这里还要讲一个事例:曾 经在2004年中国联通A股的拉升过程中,一批分析师与研究所的相关研究员 一起讨论当前市场的状况。当中有许多人就听到关于国际资本战略持有中国 联通红筹股的消息,同时公开市场信息上,关于中国联通内地的收益数据、 业务发展数据、并购计划等小道消息也是满天飞,该公司的发展前景处于前 所未有的理想状态。事实上,以后的联通A股价却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与 之对应的公司业务也并没有出现当时预计的那样旺盛。其实在类似的交流中 都应该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是怎样知道国际资本战略持有联通的,确切 地说是这个消息怎样被知道的。因为在这个市场中,大家要切记:所有你看 到和听到的东西可能都是人家让你看到和听到的。这件事也告诉投资者,基 本面定价有时候同样是很脆弱的。 很明显,市场和普通投资者又在面临一次新的考验,同时,我们从投机 一个极端走向投资的另一个极端时形成了新的风险。在操作中,我们一方面 强调公司价值的重要性,并且也在不断地看到运用价值炒股的成功例子;而 另一方面基本面制造的价值陷阱也是随处可见。这个矛盾如何解开呢?初步 给出的建议是这样的:首先,基本面的运用需要有正确的理解,并不是人云 亦云、随便定价,所以,第一步必须充分掌握一套公司基本面分析的方法。 其次,在套用价值定价的过程中,投资者必须明白基本面仅仅是股票上升下 跌的其中一个要素,即使我们尽其所用也不能包含所有的信息,股价会在其 他要素的影响下波动,比较熟悉的例子是:主力控盘行为、大盘的系统风险 影响等等。所以,投资者不能把学习基本面当作是简单的赢利模式,而只有 当价值这个因素在综合的股票分析中被适当运用的时候,可能才有成功的例 子。股票操作这个行为向来都是复杂和充满不确定性的,你不能简单地使用 一种方法,也不能简单地排除一种方法。永远记得运用多因素来分析一个股 票是对长期投资的忠告。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