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弗格森爵士一样思考(关于赢得胜利和管理成功的艺术)

像弗格森爵士一样思考(关于赢得胜利和管理成功的艺术)
作者: (英)达米安·休斯|译者:陈劲//赵闯//黎毓珊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2.50
折扣购买: 像弗格森爵士一样思考(关于赢得胜利和管理成功的艺术)
ISBN: 9787200128291

作者简介

黎毓珊,外交学院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硕士研究生。201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交换生,2013年获得外交学院文学学士学位,2015年赴英国肯特大学交换学习。 赵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博士研究生,中国管理研究**学会(IACMR)会员,清华大学首届苏世民学者。 达米安·休斯,是商业界、教育界和体育精英们值得信赖的顾问,他将自己的实践和学术背景与体育、组织和变革心理学相结合,尤其是在创造高绩效文化方面特别擅长。 他是《流动性思维》、《流动性领导力》和《如何**改变任何事情》等畅销书的作者,同时也是舒格·雷·罗宾逊、托马斯·赫恩斯和马文·哈格勒三位备*赞誉的体育人物的传记的作者。 陈劲,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和**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者,从事技术创新的管理与政策研究。

内容简介

奥莱·索尔斯克亚是一位来自挪威的前锋,他曾 效力于弗格森,后来又与他共同执教。据他讲述,弗 格森教导过他如何选择共事的球员,才能避免陷入上 述的错误。他解释了年轻前锋丹尼·维尔贝克在学徒 期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他愿意在训练结束 后留下来整理散落的足球。“他显示出一个团队球员 的真正特质”,这是他对丹尼·维尔贝克的评价。简 而言之,弗格森找到了一种检验个性的高效方法,它 是这样发挥作用的:他会邀请候选球员参与一个会议 ,当球员走进会议室时,弗格森会飞快地问候他,咔 嚓一声关掉灯,然后开始放映那位球员在场上*差的 表现的录像。接着他就会关掉录像,转而问那位球员 :“你当时是怎么回事?” 此时此刻,弗格森当然不是对当时的状况感兴趣 ,他感兴趣的是球员们将如何应对逆境。他们的大脑 将怎样处理失败的信息?他们是会负起责任,还是会 寻找借口?他们是会责备别人,还是会阐述如果重新 来过该怎样做?这个做法的思路不仅是要排除那些抱 有**心态的人,*是要选出那些心态良好的人。“ 许多年轻人都有成为一名**球员的想法,但却不愿 意花时间努力成为一名**的球员。”这是他对此的 解释。 1993年3月,弗格森对一群崭露头角的年轻球员 实施了这一法则。贝克汉姆、吉格斯、内维尔和斯科 尔斯都被要求以书面和模拟电视采访的形式,来分析 自己*好和*差的表现。长期服务于曼联的评论员吉 米·瓦格和伊蒙·奥尼尔负责此项训练,与此同时弗 格森与保罗·麦吉尼斯(这支相当成功的青年队的领 导者)在旁观看。 这项训练留下了一些珍贵的文字资料,尤其是球 员们在自我评估中展现的严于律己的品质。“我踢得 一团糟。我实在没有表现好,没有一件事做得对。我 们做什么都不行。”贝克汉姆在评估自己的*差表现 时,坦诚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在被采访时,他羞涩 的笑容掩盖不了坚定的抱负。通过努力的训练,他说 :“我希望自己在未来的几年,能为英国*好的球队 踢球,和我的偶像布莱恩·罗布森一样。” 吉格斯根本想不出自己哪场比赛踢得好,于是他 选择空着不写。但他写了自己在一次对决奥尔德姆时 稍差的表现:“我那场被罚下了,整场比赛我大概也 就碰了两次球。”加里·内维尔,这位当今以敏锐的 分析而著称的评论员,在当时也以极其直率的语气分 析了自己的*差表现,那是在1993年对阵利兹队的青 年足总杯决赛第二回合中,他写道:“我当时简直有 毛病,根本没融入比赛中。” “在那个时候就能很明显地看出来,这些人未来 会有骄人的职业生涯。他们没有为失败找借口,也没 有沉迷于成功。而弗格森从头到尾一直微笑着坐在一 旁。”奥尼尔回忆道。 弗格森对他录取过的212名球员都采用了相似的 方法。 P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