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阳光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8.35
折扣购买: 温暖的青铜
ISBN: 9787552571936
小城心扉 多好的想象啊,城市的 心扉,实际上是写给耳顺之 年的自己。 大武151,大武151, 1969年父亲把我交给你, 我就在你的注视下上小学, 读中学,参加工作,人生的 一切经历都没有离开你的注 视,都和你有关。近60年来 ,生活在你的视线里。 常感慨应该为自己写写 我的大武口。 结婚以后,我选择了贺 兰山北部一个柔和的身段, 安置下绿色的梦想,把一挂 璀璨的化石项链挂在了北纬 39°00’,东经106°18’的宽 广的心扉上。于是,我站在 你的肩头上看到一望无际的 戈壁滩飘过了一片风帆,苍 茫的底色多了一个湿润的点 缀;我看到辽阔无边的天空 掠过一队大雁,远方的亲人 听到了我的歌唱,这是西部 山川奔放的花儿,这是江南 水乡浓郁的气韵。 一个外地朋友对我说:“ 这座小城灵巧而优美,适合 居住,给人一种舒适闲逸之 感。” 多年来,我接待过许多 外地朋友,不止一次听到他 们说你的好处。适合居住意 味着城市有特点,有吸引力 。大都市有大都市雍容华丽 之气象,小城市有小城市耐 人寻味之魅力。 …… 我宽胸膛的朔方大地 20世纪50年代末,父亲 所在的部队从青海玉树换防 甘南,部队家属居住临夏。 家属院门前有一条河,叫大 夏河。正当大夏河的故事在 我心里越来越丰富的时候, 父亲所在的野战军又要去驻 守贺兰山。又要搬家了。我 问父亲:“宁夏在哪?”大概 父亲觉得一时对一个刚启蒙 的孩子说不清楚宁夏的地理 位置,就搬来一个凳子,让 我站上去面对墙上的中国地 图,他用食指沿着一片淡粉 色的图案画了一个圈,说: “你看,这块像滩羊皮的地 方就是宁夏。”接着,父亲 就在地图上给我讲西北五省 。那时,我心里只有搬家的 新鲜感,哪里懂得父亲的话 啊。就这样我们随军来到宁 夏,成为宁夏的移民,宁夏 成为我的第二故乡。那一年 ,我9岁。 已经搬到宁夏石嘴山了 ,我还沉浸在新鲜的懵懂中 ,摸不着实实在在的宁夏。 随着对贺兰山的认识,我脑 海里的宁夏越来越清晰,明 白了滩羊皮是宁夏的五宝之 一。 我像一棵移植的树,被 父亲栽在宁夏的土地上。中 学毕业后,我如麦种思春泥 ,走进农村插队,当地农民 给了我宽厚忍让、勤俭劳作 、朴实真诚的品行,以后不 管我的工作环境怎样变化, 我都想着一个人不懂稼穑, 对生活就一知半解,就不会 体味苦难,就没有同情心, 就不明白土地与人的亲和力 ,就不理解大山与土地对人 的影响。 …… 在石嘴子渡口遗址前 这是一个艳阳天。摄影 家晁淑英先生约我去看黄河 。她说:“石嘴子渡口现在 变化可大了,那里新修了一 座彩虹桥,特漂亮……” 石嘴山因“山石突出如嘴 ”而得名。此名最早记载在 1461年的雕版书籍《大明 一统志》里。我在石嘴山生 活了几十年,但并没有见过 “突出如嘴”的真实模样。听 景需要想象,看景需要闲暇 。 石嘴子渡口正在整修重 塑。岸边建的游览长廊像松 木塔一样,与彩桥亲密地连 接在一起。站在桥上,放眼 黄河,仿佛能看见时间的来 历。渡口入口处,美术工作 者正在做煤炭主题浮雕墙。 第一次看美术工作者做浮雕 。这是一件艰辛的体力活儿 。这面浮雕墙将再现昔日石 嘴山煤炭工业发展的景象。 急着去看石嘴山的“嘴”,并 没有在美术工作者工作现场 停留,但我明白艺术工作者 呈现美,而把创造美的过程 掩埋在岁月的深处。 匆匆下了阶梯,走到河 边。真切地置身于著名的“ 嘴”下,才知道,何止一张 嗷嗷待哺的嘴啊!千百年来 黄河乳汁孕育着千万张嘴。 千百年来,黄河水淘洗着贺 兰山下的岩石,形成了“突 出如嘴”的神奇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