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约定的场所(地下2)

在约定的场所(地下2)
作者: 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80
折扣购买: 在约定的场所(地下2)
ISBN: 9787532757916

作者简介

村上春树(1949—),日本著名作家。京都府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1979年以处女作《且听风吟》获群像新人文学奖。主要著作有《挪威的森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奇鸟行状录》、《海边的卡夫卡》、《天黑以后》等。作品被译介至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地深具影响。

内容简介

“说不定真是奥姆干的。 ” 狩野浩之(一九六三年 生) 生于东京,但很快搬到 郊县,在那里送走了少年时 代。弟妹各有一个。上大学 时弄坏了身体,开始去奥姆 真理教主办的瑜伽道场。仅 仅二十天后麻原彰晃便劝他 出家,五个月后出家。他是 老资格萨马纳(出家者), 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发生时属 科学技术省,在那里主要从 事电脑操作。对他来说,六 年时间的教团生活是一片晴 朗的、美好的,一直持续到 地铁沙林事件毁坏那种平稳 为止。在教团中也遇到了许 多朋友。 如今虽然还没有退出奥 姆真理教团,但已从集体生 活中脱离出来,同其他成员 之间总的说来保持若即若离 的关系。在东京都内一个人 生活,同时继续单独修行。 对佛教怀有兴趣,理想是将 佛教理论化。他说“经济上 不想给教团添麻烦”。同伴 中也有很多人离开教团。才 三十二岁,往后走怎样的道 路,心情想必摇摆不定。 采访时间很长,但一次 也没从他口中说出“麻原彰 晃”四个字。不仅名字,甚 至教祖、GURUGURU:原 义为印度教的导师、教师。 这样的外围性称呼也未出口 。始终回避称呼。大概很难 将麻原彰晃式的存在作为语 言顺利说出口来。只有一次 使用了“那个人”这一表达方 式。这点我记得尤其清楚。 看上去像是在道理上循 规蹈矩思考问题那样性格的 人。无论什么都要自行予以 理论化才能接受和理解。要 想从长年累月渗入骨髓的铁 杆逻辑=教养中挣脱出来而 转入“自己本身的活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