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殖民地(新加坡植物园史话)/遗产保护译丛

大自然的殖民地(新加坡植物园史话)/遗产保护译丛
作者: (美)蒂莫西·P.巴纳德|责编:孙彬|总主编:伍江|译者:陈静
出版社: 同济大学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2.30
折扣购买: 大自然的殖民地(新加坡植物园史话)/遗产保护译丛
ISBN: 978756088884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大自然的殖民地 花园是人工建造并能自给自足的一个有机体。园中的 动植物经过悉心培育、管理和操控,可以满足园艺者的乐 趣。花园反映了人们试图影响自然并最终改造自然的各种 努力,而建成的花园为土地所有者服务。花园的建造包含 了园艺者多方面的意图:花园可以用来消遣,供访客漫 步、锻炼或放松以逃离日常生活的压力。此外,花园也可 以是一个教育中心,游客通过接触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畜 养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能够更加了解自然世界;与此 同时,可以把养护花园动植物所付出的这些努力推广到更 大的社会范围内,从而在整个城市、国家或区域创造出更 加宜人的环境;最后,花园可以是一个发展科学知识至关 重要的研究中心,因为科学知识的发展往往能影响国家和 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以上论述表明,花园是人 为创造的,它们的产生反映了社会和园艺者的需求与渴 望。 东南亚的一座岛屿上就坐落着这样一个花园。从19世 纪中期开始,新加坡植物园(the singapore Botanic Gardens)作为一个休闲公园开始运营,在环境、政治、社 会方面产生了远超其边界的广泛影响。从根本上来说,新 加坡植物园创建了一个知识体系,并成为园艺者扩散影响 力的场所。由于对自然的深入掌握,园艺者在众多领域渗 透他们的影响力,从而扩大了英国殖民者对该地区的控 制,并在后来影响了一个小的、独立的民族国家的运作。 植物园起源于欧洲,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机构化的 一部分,其在现代世界的创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 18世纪之前,花园主要作为天堂的象征,或者隐喻那些赞 助花园兴建和维护的统治者们控制已知宇宙的能力。如 今,这些曾在整个欧洲宫殿及皇家寓所盛行了数个世纪的 休闲场地已被归类为“权力花园”。梵蒂冈望景楼庭院 (The Belvedere Courtyard,Cortile del Belvedere) 就是“权力花园”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16世纪早期教皇 朱利叶斯二世(Pope Julius II)(因委托米开朗琪罗为新 建的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天花板绘画而更为人熟 知)组织或安排修建的。 现代植物园是伴随“权力花园”同期出现的。这些新 机构最初是与医学相关,因为在那个时期,植物研究对药 理学的发展以及医师的培养至关重要。随着欧洲人向外探 险活动的增多,位于帕多瓦(Padua)、莱顿(Leiden)和哥 德堡(Gothen-burg)等城市的花园迅速转型,用以帮助人 们理解在新世界和亚洲发现的植物群。随着商业贸易的发 展逐渐以自然界知识为基础,植物成为前工业化时期全球 经济关键的贸易产品(从胡椒到丁香和肉豆蔻),植物园成 了早期现代社会以及贸易帝国发展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这也使得植物学成为殖民扩张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掌握植 物知识成为权力的基础,而把这种知识转化为对遥远殖民 地的土地和经济的控制,就是在植物园中发生的。 位于英国伦敦郊区的邱园(Kew Gardens),见证了 18—19世纪大英帝国(the British Empire)的崛起,并 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园。它最初是18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