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7.58
折扣购买: 大道书系·教育 绿色教育的实践逻辑
ISBN: 9787559869951
绿色教育的基本要素 绿色教育有丰富的内涵,包含但不限于绿色校园、绿色教学、绿色管理、绿色德育、绿色科研等基本要素,绿色教育的实施必须落实到学校办学的全方位全过程中。建设绿色校园是实施绿色教育的基本保障,开展绿色教学是实施绿色教育的基本途径,践行绿色管理理念有助于提升绿色教育的效益,倡导绿色德育是实施绿色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开展绿色科研是推动绿色教育向前发展的催化剂。 一、绿色校园:绿色教育的物质条件 绿色教育源于环境教育,不仅指保护环境的教育,也意味着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是环境教育有效的工具,发挥着强有力的力量。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干净、整洁的校园是保证师生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础。绿色校园包含多重含义,从字面上来说,“绿色”指的是环境的绿化,绿色校园指的就是因样式布局恰当而形成的干净、整洁、优美、宜人的校园环境,所追求的是校园的环境质量。从更深的层面思考,“ 绿色” 代表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应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校园环境的建设,追求校园环境的生态效益,在校园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都要体现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 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教学设施、建筑物等都是校园的组成部分,绿色校园的建设包含环境之“绿”、建筑物之“绿”、生态园林景观之“绿”三部分。环境之“绿”是绿色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建设绿色校园最基本的要求。环境之“绿”首先体现为校园良好的卫生状况,包含很多方面。有人认为,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就是做到了环境卫生,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事实上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只是环境卫生标准中的一个小小的要求,环境卫生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除了废污处理外,还包括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空气污染及噪声污染等公害的防治、病媒管制等内容。打造绿色校园环境,除了做好废水、废物及垃圾处理,还必须做好其他污染物的处理工作。建筑物是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式各样的建筑物共同构成了师生校园生活的场所,校园建筑物设计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师生校园生活的质量。合理的校园建筑物规划设计不仅注重建筑物的功能性,更注重建筑物的人文性,给予师生更多便利。绿色校园建筑追求的就是功能性和人文性并重视生态功能,例如气候调节、除尘降噪、固氮释氧、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更应重视整体性,强调景观与居住者的互动关系。校园的生态景观设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校园绿地景观设计,二是校园水景观设计。此外,生态景观设计不应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定性(布局、形态等)设计上,还应利用先进的模拟技术对景观的生态效应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更有效地指导设计。 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 年3 月批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T51356—2019,自2019 年10 月1 日起实施。该标准认为,绿色校园就是为师生提供安全、健康、适用和高效的学习及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并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和谐校园。该标准从规划与生态、能源与资源、环境与健康、运行与管理、教育与推广等五个方面制定了国家标准,是我国绿色校园评价的依据,适用于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将对我国绿色校园建设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