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云南美术
原售价: 165.00
折扣价: 165.00
折扣购买: 弥勒人文精华录
ISBN: 9787548953395
本文开篇便解答了前人 的困惑,点明了弥勒州与弥 勒寺名称的渊源及关系,即 “寺以弥勒名”“州因寺重焉” 。本州以弥勒为名始于宋元 ,清乾隆《弥勒州志》卷一 《图说》有云:“弥勒州, 宋之弥勒部也。界临安之东 ,激江之南,曲靖之西,开 化之北,道通交趾、百喜。 ”其中的“澄江之南”“开化之 北”虽在现今看来并不符合 实际,仅为略说概括之语, 但也可从中看出弥勒州独特 的地理位置,乃是接轨滇中 ,连接两广的重要枢纽,亦 为出境入海、辐射东南的关 键节点。卷四的《建置》当 中更将弥勒自汉至清的历史 沿革进行了详细梳理:“弥 勒汊属烊舸郡。唐昔些么徒 蛮之裔弥勒居之,故名其部 为弥勒部。元初隶落蒙万户 府……二十七年改为弥勒州 。明弘治中始改流官。本朝 因之。康熙八年裁十八寨所 ,屯赋并州……”可见,弥 勒本是古代少数民族首领的 名称,并以此命名其部族及 属地,早在汉代便归附了中 央,体现了对中原王朝的高 度的认同。 弥勒民风淳朴,州人喜 好佛教,受其感化,生活悠 然自得,获得觉悟,处事从 容不迫。在历史沿革与人文 环境的双重影响下,弥勒州 逐步成为了滇东南佛教胜地 之一,而位于锦屏山上的弥 勒寺更凭借着其得天独厚的 地理位置,清幽秀丽的自然 山水,以及悠久绵长的历史 文脉,成为了这佛教圣地的 中心。本文记载弥勒寺始建 于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 ),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 史。锦屏山位于弥勒通往省 会与京城的交通要道附近, 僧人如玉得地于此,见此地 高山流水,风景秀丽,欲修 建禅寺,获得了当时知府萧 思修的赞赏,并得到了贡生 杨瑶斗及乡贤王诗政的支持 ,使得弥勒寺得以建成。 关于如玉建寺的事迹, 民间传说:如玉本修行于大 理鸡足山,为弥勒禅院住持 ,是位有道高僧。一日,如 玉坐禅将进禅境时,突见弥 勒佛笑呵呵飘然而至,如玉 慌忙跪拜迎接,并道:“我 佛慈悲,弟子如玉在此修行 ,持戒入定已有多年,终未 成慧,今日幸得见尊佛,求 当面为弟子开悟,指示醒觉 之道。”弥勒佛笑而不答, 飘然而去。如玉紧随其后, 朦胧中,只见弥勒佛降祥云 于一山头,似回头向他微笑 ,突见金光一闪,尊佛顿时 隐去。如玉也突然而醒,醒 后顿悟:此乃弥勒佛指点迷 津,其所立山头即是自己修 行成慧所在。于是,如玉从 此告别了修持多年的鸡足山 弥勒禅院,云游四方,跋山 涉水,遍访名山古刹,以求 能找到禅境中弥勒尊佛所指 示的那座山。纵然如玉费尽 艰辛,灵山却踪迹难觅。直 至一日,如玉行至山中,因 旅途劳顿疲乏,便靠着一棵 大树小憩,朦胧之中又见弥 勒尊佛笑呵呵立于面前。如 玉忙伏地跪拜,拜毕抬头看 时,只见眼前飞云流霞,从 中显出一座山头,酷似弥勒 端坐,细观四周山水,但见 此处岩峰俊秀,林泉幽美, 薪郁苍翠,灵气氤氲。如玉 大喜,认准这里就是弥勒显 圣之地,遂定居于此,四处 化缘。不久,便在这座叫锦 屏的山头上建起了寺院,专 门供奉弥勒佛,冠名“弥勒 寺”,如玉则在此普播梵音 ,接纳信众,一时法席昌隆 ,香火兴盛,名播四方。 P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