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冶金工业
原售价: 125.00
折扣价: 95.00
折扣购买: 袁渭康自传(一路行思)/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
ISBN: 9787502475895
袁渭康,1935年生于上海,化学工程学家,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历任华东理工大学工程系主任、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所长、华东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引子 本篇取名《半生行悟——亲历与随想》,是想记 述在我后半生经历的一些事,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想。 我已到望八之年,自己也不知来日还有多少。朋 友们在闲谈中曾建议我写下些什么,以飨后人和学生 。我知道,他们说的意思是指“自传”之类的东西。 我掂量自己,一生平淡,无甚出色业绩,因而也 谈不上什么自传,又何况我的前半生除了读书和上学 ,就是后来的运动和批判,周而复始罢了,似乎也没 有什么值得写的。自思我在改革开放以来开始的后半 生的亲身经历似乎还比较丰富,并由此产生一些联想 ,如果把这些片断写下来,作为一种杂文或琐记,可 能还有一些可读之处,特别是对于学化学工程类专业 的师生们。 (1) 我是学化学工程的,从事的也是化学工程专业的 教学和科研工作。我的杂文不少与我的专业活动有关 。如果是从事化学工程专业的师生有兴趣来读一读这 本书,他们可能会看到他们熟悉的或曾经耳闻过的人 名,以及这些人的工作和生活的另一些侧面。对于非 化学工程专业的人士,我的同龄人或比我年轻些的人 士,他们或许也会在我的杂文中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 雷同的经历,读罢会心一笑。 本书如有点滴价值,那就是它的真实性:所记述 的人和事,绝无虚假,全部是真人真事,因而我在写 作中全用真名。只有在极个别场合,出于读者易于理 解的原因,姑且隐其大名。 (2) 我们这一代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这里说 的我们这一代人,大体指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 学生们,也就是解放初到“文化大革命”前就读于大 学的那些知识分子。我们与前辈们有很大不同。他们 在三四十年代就读于大学,随后有的出国深造,有的 在国内从事专业的或非专业的工作。他们中有些人在 50年代学成回国,成为受人尊敬的专家,得到各种各 样的照顾:在国内工作的,也因多年工作经验而成长 ,也成了各行各业的专家。 虽然在“左"倾思潮泛滥的年代里,我们的前辈 们多少也受到批判,在十年动乱中更是如此,有的甚 至还被扣上“特务”帽子,但他们毕竟曾经受到过尊 敬,还过上过一阵“光鲜”的日子。我们的后辈们, 他们成长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他们中有的 人出国留学,也有相当一些人在国内得到各种学位, 然后从事他们自己选择的工作。他们中一些人的头衔 ,教授己不过瘾,于是就发明了冠以各处名山大川名 称(如长江、泰山)的“学者”,国家“杰青”“百 人”“千人”“首席”等等,不一而足。我们的媒体 ,多有兴趣报道我们的前辈们或后辈们的工作、学习 和生活,然而对我们这一代人,除个别特别出众者外 ,却很少涉猎。这似乎也很容易理解。我们这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