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场生活

不过一场生活
作者: 阿Sam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5.90
折扣购买: 不过一场生活
ISBN: 9787508639222

作者简介

阿Sam(夏天鸿),旅行生活家,作家。以旅行的方式生活,久居上海,喜欢满世界地跑。 16年间,阿Sam 到过很多城市,看过一些风景,爱过一些人,记录生活轨迹的博客“阿Sam的午夜场”,成为无数文艺青年寻找共鸣的网络站台。他以文字写下经历与回忆,用照片留住瞬间及美好,曾任“1626潮流双周刊”的主编,在北京和上海举办个展轰动一时。他过去幻想着和喜欢的人去大理开一间咖啡馆,后来他去过很多次大理,但为着“情”字,他留在了上海。 如今,生命不再有所谓的停与留,只有对家的眷恋和对情的**。爱,连接着记忆与生活。

内容简介

家骏的船 读书时搭乘夜船从武汉到黄山,在飞机还没有如 此普及的年代,乘船是江边居民生活中一件再普通不 过的事情,父亲那一辈的人只要提着“上海”牌小皮 箱,戴条羊绒围巾好像就能上船了。到了**,乘船 旅行俨然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标志。有一次去上 海的码头参观某豪华游轮,整艘船上都是美国的退休 老人,偶尔能见到几个年轻人,他们从美洲起航环游 世界,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拜访,那是需要花多少时 间和积蓄才能完成的一段漫长航程。时间,对现在的 我们而言太过宝贵。 船内舱位的等级分得细致清楚,如同我们的人生 ,从一出生开始早已划分好,不同的舱位组合起来代 表了整个大时代。 船停泊在武汉江汉路码头边,白蓝色的船身破破 的样子保留着七八十年代的印记,很多人还挑着扁担 或者提着一只黑色大包,用彩色尼龙绳捆绑住大大小 小的行李,从武汉到上海沿江走需要花上好几天的时 间,所以乘客们大多自带食物。江边常年有小贩兜售 卤味,夏天食物易坏,多装在铝制的饭盒里,比起肉 类,蔬菜存放的时间*久一点儿。玻璃瓶装的“行吟 阁”啤酒,上面还印着东湖行吟阁的样子,再就着些 卤味也够路上吃一顿了,那时连方便面也不太流行, 遇到一些小地方短暂停留,会有自己家里做的饭菜在 码头吆喝着售卖,包装虽不太好看,但口味家常、经 济实惠。 不远处有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像是没有找到 爸爸妈妈,独自站在登船处撕心裂肺地哭了起来,送 别的父母反复叮嘱,分离的**总有说不完的话…… 在码头你会看到形形色色的人,这里上演着一幕幕小 世界里的悲欢离合,而码头上说的*多的还是:再见 。 在汉口站上船一路沿长江而下,途经九江、黄山 、贵池、南京、扬州等各个码头,*后抵达上海黄浦 江。到了暑假,有很多学生乘船去黄山等地游玩。船 和绿皮火车有很多相似的味道,盒饭味、行李味、脚 臭味、汗臭味混杂着,充溢在一个封闭闷热的空间。 汽笛声一响,登船的时间到了。 我是有点焦虑症的人,所以一早便上了船,整个 包厢共有8张铺位,找好下铺的位置。 那时候,**机并不多见,外出的人们会把钱卷 了又卷塞在自己的袜子里,还有的把钱放在**外面 的小荷包里,叫作防盗裤,小商店里都能买到,在如 今看来这些东西倒成了新鲜物。 母亲煮了一些吃的让我带在路上,饭点的时候大 家都涌向餐厅,我拿出自己的饭盒开了瓶啤酒对着江 风吃喝,畅快得不亦乐乎。 跑船的人靠天气过活,江面阵阵微风把夏*的热 气都吹散了,甲板上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处,聊天的 、打牌的、喝酒的、抽烟的,每个人都能找到一点事 情做,大部分都是一家人,偶尔也能见到形单影只的 ,比如我对面的那个女孩子,穿着整洁的白色衬衫, 海风把齐刘海儿吹乱挡住了眼睛,她不停地用手拨弄 着头发,女孩子看上去跟我年纪相当,20岁出头,想 必是去上海看望男朋友吧。不远处的老太太一个人吃 着盒饭,60多岁的她身材保持得当,只微微有些发福 ,自带的便当里有卤蛋和炒饭,还配了点儿青菜,我 猜她的老伴儿可能已经不在了,也可能是一个人去上 海看望亲戚,不管行程目的是否相同,每个人都被这 艘船缓缓带往长江下游。 我所在的船舱里除了一家三口和一对小情侣外, 就剩我和睡在我上铺的一个男孩儿,刚一进门他就和 我打起招呼来。家骏,25岁,湖南湘潭人,圆圆的脑 袋留着微长的碎发,嘴角有刮不干净的胡茬儿,穿着 一件湖蓝色的棉布短裤,卡其色的短袖,一双洗得泛 黄的白球鞋。他的行李不多,只有一个背包,从华中 师范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于是想出去走一走 ,买了清晨的船票准备一路到上海,然后顺便去杭州 看看,可能想找份工作。 家骏问我:“也是去上海吗?” “去黄山,一个人去旅行,湖北大学毕业。”然 后两个人点头笑了笑。 千万人之中我们碰巧一起在路上,这样不期而遇 ,汽笛声和着陌生空气在颤动,我们都带着对未知的 好奇与期待出发了。 船开了一整天,离开武汉后江面豁然开朗起来, 慢慢地从夕阳一直行驶到了黑夜,大部分旅客已经随 着船只的摇晃昏昏欲睡,也是该休息的时候了。 乘船旅行有一些枯燥,偶尔会随身带几本书在路 上看,习惯性失眠,我只能起身带着CD机去甲板上。 那时CD机和CD包是长途旅行的**装备,**一点儿 的SONY(索尼)、松下或者爱华超薄CD机还可以智能 选歌,差一些的国产货只能一首首地用手调。我的CD 包是一只黑色的袋子,装着喜欢的唱片,许美静、陈 淑桦、陈百强、张信哲、锦绣二重唱……老情歌怎么 听都听不腻。 一张熟悉的唱片往往能在旅途结束后,偶尔重新 听起来还是会让你回到那时候的场景,这算是一种难 得的旅途收藏方式。 以为大家都睡觉了,走到甲板上才发现和我一样 失眠的乘客其实不少,人们在甲板上抽烟或者和陌生 人闲聊,认不认识并不重要,这长夜漫漫只要能互相 陪伴着聊聊天也算是打发时间的好选择,选了角落的 位置坐下来,拆开一包***,等不及地把烟往嘴里 送,风呼呼地迎面吹过,几次都没有点着烟,好不容 易点起来还没抽几口又被江风吹灭了,看来要在船上 扮失眠忧郁还是需要一点儿功夫啊! “借根烟抽抽吧。”家骏慢慢朝我走过来。 我笑着把烟递过去,说夜行的船上连火都点不起 来,估计是抽不了了。 家骏把我的包拿起来挡风,顺势小心地点着了烟 塞到我手里,然后又熟练地给自己点了一根。 “还有点儿啤酒,想喝吗?”我问。 家骏接过我手里的啤酒,我转头跑回房间给自己 又拿了一瓶。 就这样,在深夜两点二十分有些清冷的江面上, 我们不知道正路过哪座城市,抬头望着星空,手里有 烟和酒,感觉旅途并不寂寞。 家骏话不多,做事有条有理,很早就去外地读书 ,是一个懂得打理生活的人,比如他会把烟头用纸包 起来,喝酒的时候会注意自己少喝给我留一些。我也 算是个无聊的人,喜欢观察细节,谁让我是学画画的 呢!家骏会不会是那种生活得很小心翼翼的人呢?从 小到大一直活在自己的“小心”里。 我呢,在*区大院长大,父母偶尔也吵架,不过 感情还算不错,生活中几乎没有缺钱的时候,想要的 东西基本都能得到满足,在温室长大,所以对生活没 有太多**。 家骏不像我的其他同学,他会把自己的快乐、忧 伤**直白地告诉你,一点儿都不回避,也不想粉饰 。 “为什么去杭州呢?”我有点儿困意了,就着江 风微微地抬起眼皮问家骏。 “一直想去看看,喜欢过的人曾经住在那里,也 许是想要去找一个答案吧!”这理由听来有些不切实 际,但我同时也心生佩服,换作是我不一定会有这样 的胆量和坚持去做这件事。 不知不觉中船停了又开,开了又停。对了!中途 我们还下到一个不知名的小码头买了花生和啤酒,多 半这样的停留只有几分钟,如果汽笛声响起还没回来 就赶不上这班船了。 天色开始微微发亮,云层透出微弱的阳光洒满江 面,映衬出红艳艳的光照得人也晕晕的,我说,回去 休息一下吧,我一会儿要下船了。 是这样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未来我们会再遇 到,也可能再也遇不到。旅途中认识的朋友大多如此 吧,我们花了短暂的时间交换彼此的故事,因为没有 第三个熟悉的人,所以说出自己的秘密或者心里话也 无妨,下了船我们就是毫无交集的陌生人。 留个邮箱吧,等我在杭州找到工作了,你有空可 以来找我玩。 我匆忙地在包里翻出笔。 三个小时后,我带着疲倦,背起行李,下了船。 家骏还在熟睡,我无意打扰,轻声说了再见,如 此告别。 黄山奇美,早上借了大衣去看*出,依然被冻感 冒,回武汉后病了半个月。常常还会想起家骏和冻得 要死中看见的*美*出。 生活回到了正轨,即将毕业的我忙着找工作、忙 着谈恋爱。 几个月后,发现邮箱里有家骏给我写的信。 P2-6

蜕变之作
  从《去,你的旅行》的旅途奇遇,到《趁,此身未老》的有梦前行,备*追捧的生活家阿Sam带来“回望来时路、素心以生活”的蜕变之作。在本书中,阿Sam不再将写作的焦点停驻于旅行的私享中,而*多地将细腻的触角探触到身边的朋友和那些令人难忘的记忆里。
  四个故事
  一艘离开渡口的轮船,一场意外相遇又戛然而止的爱恋,一张世事雕琢后的面庞,和一些不能明说的秘密……四个故事,四种温暖的相遇,四次难过的别离。如同一面镜子,细腻而又尖利,使你看清柔软的内心世界和残酷的世事无常。
  情绪镜头
  在这本书中,阿Sam扮演起一个记录者的角色,将生活中没能成为故事的故事和某些只属于自己的经历与选择和盘托出,成了另外一种对生活的解读。在文字之外,阿Sam透过镜头,捕捉生活中*美的瞬间,用**情绪的美图,与你分享故事里的悲欢离合。
  演员田原,好妹妹乐队浪客秦昊,《背包十年》作者小鹏,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