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盐世家

川盐世家
作者: 罗松
出版社: 四川文艺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川盐世家
ISBN: 978754115205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斩!” 随着顽固派大臣刚毅的一声令下,维新派志士刘光第 、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锐、杨深秀在北京城菜市口 惨遭杀害。淅淅沥沥的鲜血从挂在旗杆上暴晒示众的头颅 中滴落大地,滴滴答答,是鲜血滴落的声音,也是英雄们 最后的呐喊,“国难当头,不变则亡”。 变法失败,英雄蒙难的消息传回刘光第老家四川省富 顺县时,乡人悲切,盐商震惊。刘光第生前挚友王达之更 是仰天长叹,鸦片战争战败、中法战争战败、甲午战争战 败,维新变法也遭遇扼杀,一个国家的命运,一个民族的 生存又该何去何从。 刘光第老家地处川南一隅的富顺县,看似普通,但其 治下的自流井盐场和毗邻的荣县贡井盐场却是中国,乃至 于全世界最大的井盐生产基地,统称为富荣盐场。由于自 流井在盐业生产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盐商和盐工们 就习惯以自流井来别称富荣盐场。 自流井盐场的盐业史开端于汉朝章帝时期的富世井, 距今近两千年,早期为原始的凿井取卤,铁釜煎盐,在随 后长达上千年的生产过程中,盐工们在宋朝时逐渐摸索出 被誉为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冲撞式 凿井技术。 所谓冲撞式凿井技术,就是将一个上百斤,甚至数百 斤重的铁制凿头反复提起落下,靠凿头的冲击力凿碎井底 的岩石,然后再用特制的工具将井底的碎石捞出。如此循 环不断,盐工们竞在1835年成功开凿出世界上第一口超千 米深井桑海井,深度达到罕见的1001.42米,远超同期的欧 美各国。 盐井越凿越深,汲卤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将卤水 从数百米,甚至上千米深的井底汲取出井,盐工们又发明 了牛推取卤。先将数十米长的楠竹打通竹节,制作成汲卤 筒,然后将汲卤筒用竹子编成的篾绳系好放到井底汲满卤 水后,再驱动提供动力的推牛推动班车,通过篾绳和设在 天车顶部的滑轮将汲卤桶从井底拉出井口,待汲卤筒出井 后盐工用一个铁钩打开密封汲卤筒底部的牛皮阀将卤水放 到盛放卤水的大桶里,然后盐工再将卤水送到灶房煎制成 盐。 由于自流井地理构造特殊,岩层里既储存了丰富的卤 水,也有经久不衰的瓦斯气体,因此在自流井有水井和火 井之分。井深一百八十丈左右的黄卤井,二百六十丈左右 的黑卤井,三百丈以上的盐岩井称之为水井;单产天然气 的井称之为火井;一口既产卤水也产瓦斯气的称之为瓦斯 井,或者是水火井。不管是水井还是火井,井越深,投资 越大,风险越大,咸度越浓,利润也就越高。其中瓦斯井 利润最高,卤水已经结晶为盐晶,需要挑白水倒人井中将 盐晶化成卤水再汲取出井的岩盐井次之,再次是黑卤井和 黄卤井。 自流井一般用瓦斯气、煤炭和柴作为燃料煎盐,而煤 炭和柴的成本又远高于瓦斯气。偏偏自流井盐场火多水少 ,贡井盐场水多火少,为了节约成本,盐工们又发明了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