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大家精要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陈宝箴父子都十分重视子孙的教育,举一例可以 看出陈宝箴父子对子孙的希望和要求。他晚年给陈隆 恪写了一个扇面,全文是:“读书当先正志,志在学 为圣贤,则凡所读之书.圣贤言语便当奉为师法,立 心行事具要依他做去,务求言行无愧为圣贤之徒。经 史中所载古人事迹,善者可以为法,恶者可以为戒, 勿徒口头读过。如此立志,久暂不移,胸中便有一定 趋向,如行路者之有指南针,不至误入旁径,虽未遽 是圣贤,亦不失为坦荡之君子矣。君子之心公,由亲 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皆吾学中所应有之事。故隐 居求志则积德累行,行义达道则致君泽民,志定则然 也。小人之心私,自私自利,虽父母兄弟有不顾,况 民、物乎?此则宜痛戒也。”陈宝箴此训诲之言写于 陈隆恪少年时,此时陈宝箴已被罢官,他本人虽然蒙 冤受屈,但对子孙的教诲、要求毫不降低,对社会也 没有怨恨之意,其意蕴深远,其思想健康向上之情充 分显示。虽然写给陈隆恪,但自然是针对所有子孙的 ,陈寅恪比陈隆恪小两岁.接受的启蒙教育及其生活 氛围肯定是相同的。 陈寅恪自幼聪慧好学,记忆力过人。在平和、安 定的家塾中接受了传统的启蒙教育。六岁时入私塾从 宿儒周大烈读书,他自己曾回忆说:“小时在家塾读 书,又从学于友人留日者学日文。”陈宝箴父子重视 对子孙的教育,又有条件设立家塾.聘请名儒做教师 教育陈寅恪兄弟。陈宝箴父子尊师重教,不仅对教师 的选聘重视,而且对教育方法也相当注意,与家塾教 师约定:不打骂体罚学生,不让学生死背书,除传统 的教学内容外,还要教一些外文、算术等新科目的基 础知识。 童年的陈寅恪在宽松、平静的家塾中培养成了好 读书、追求新知识的秉性,并且成为终生的习惯。他 曾经对学生回忆幼年勤奋读书的经历:“因龆龄嗜书 ,无书不观,夜以继日。旧日既无电灯,又无洋烛, 只用小油灯,藏之于被褥之中,而且四周放下蚊帐以 免灯光外露,防家人知晓也。加以清季多有光纸石印 缩印本之书,字既细小,且模糊不清,对目力最有损 伤。而有时阅读,爱不释手,竟至通宵达旦。”陈寅 恪读书十分博杂,而基本典籍大多是少年以前阅读的 。他表弟俞大维曾回忆说:“关于国学方面,他常说 ‘读书须先识字’。因是他幼年对于《说文》与高邮 王氏父子训诂之学曾用过一番苦功。”同时经典书也 读得很多,并且熟记在胸。正如俞大维所说:“我们 这一代的普通念书的人,不过能背诵《四书》《诗经 》《左传》等书。寅恪先生则不然,他对十三经不但 大部分能背诵,而且对每字必求正解。因此《皇清经 解》及《续皇清经解》,成了他经常看读的书。”“ ‘三通’序文,他都能背诵.其他杂史,他看得很多 。” 1901年,陈寅恪随父母迁居南京。开始入学堂读 书,学堂除教授四书五经等传统经典外,还教授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