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大典·唢呐卷(共二册)

华乐大典·唢呐卷(共二册)
作者: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出版社: 上海音乐
原售价: 698.00
折扣价: 439.74
折扣购买: 华乐大典·唢呐卷(共二册)
ISBN: 978755232095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历史沿革 中国唢呐历史考索 刘勇 唢呐是中国的“民族乐器”,在中国流行甚广。据《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和《中国乐器》等资料统计,唢呐流行于全国各地(尽管密度有所不同)的二十个民族。 但是,唢呐又是- -件世界性的乐器.流行于亚、非、欧三大洲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名称。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唢呐的流行程度并不亚于中国。所以唢呐“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面对如此广阔的流行地域,唢呐的起源问题自然就备受人们的关注,有关论点屡屡见诸各种专著与学刊。本文试图以现有资料,特别是- -些新材料为依据,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评述.并提出自己对唢呐起源及在中国流传的历史的一些看法。D 一、唢呐起源诸说及分歧 目前,关于唢呐起源的观点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论点,以日本学者林谦三在他的著作《东亚乐器考》中的论述较有代表性.他说:“中国的唢呐出自波斯、阿拉伯的打合簧(复簧)乐器苏尔奈。”林氏提出此说,主要是从语言方面考虑,他认为唢呐这个名字是波斯语zoumnai的音译。“琐这名字的音韵.就表示着是个外来的乐器。”“其原语出于波斯语zourna( zourna )。”\"。这种观点可暂称为“波斯.阿拉伯说\"。 林氏此说在中国广泛流传.对中国学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早于林谦三的著名乐器学家萨克斯也持类似观点。他在《乐器史》中说道:“我们可以认为oboe (即唢呐)是在闪族世界被创造出来的,可能是在亚洲次大陆和阿拉伯之间的某个地方。这可以由它的美索不达米亚名字来证实。 美国出版的《世界乐器》(见附录)一书中也讲道:“*shawm (即唢呐)家族的乐器可追溯到古代中东和欧洲文明。”国 另- -位日本著名学者岸边成雄也认为“唢呐\"应是波斯语surmay的音译,并认为是从南方传入中国的。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著作和文章在提到唢呐的起源时,基本上都采纳起源于波斯、阿拉伯的说法。 第二种论点,以周菁葆1984年所撰《唢呐考》-文为代表,该文介绍了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壁画中的唢呐,并提出了新的唢呐起源说。他说:“关于唢呐的历史,阿拉伯史书中记载说:“公元六世纪,阿拉伯人常用它和其他乐器搭配在- -起演奏 ,七世纪在军中占显著地位。八世纪后作用- -落千丈,原因是伊斯兰教不提倡。”由此可知阿拉伯使用唢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