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逃避(精)

灵性逃避(精)
作者: (美)罗伯特·奥古斯都·玛斯特斯|译者:黄秀丽
出版社: 中国青年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4.90
折扣购买: 灵性逃避(精)
ISBN: 978751535473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灵性逃避这个术语,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威尔 伍德(JohnWelwood)在1984年提出,是指在灵修中采取 一些方法和信念,来避免面对痛苦的感情、未揭露的旧伤 以及成长的需要。实际上,这种现象的发生比我们想象的 要普遍的多,除了非常极端的情况,大量的逃避行为都未 能引起我们的注意。 无论在个人层面还是在集体层面,部分原因是我们在 面对、进入、转化痛苦时缺乏耐心,因此更倾向于选择那 些麻痹痛苦的方法,尽管这些“救济措施”会催生出更多 的痛苦。这种倾向是如此彻底地渗入我们的文化生活中, 以至于灵性逃避就像一种高级的、副作用极小的止痛剂, 完美地和我们逃避痛苦的群体习惯结合起来。这种方法不 仅用来逃避痛苦,也给其他各种逃避方法——从那些明目 张胆的到极为微妙的方法——披上了合理化的外衣。 灵性逃避是灵修中非常顽固的阴影,所表现出的各种 形式,常常不易识别。灵性逃避的表现形式有:过分超然 、麻痹和压抑情绪、过分强调积极面向、厌恶愤怒 (anger-phobia)、盲目的或过分容忍的慈悲、界限不清 、发展不平衡(认知智力常常优于情绪和道德智力)、对 他人的消极面向缺乏判断力、崇尚灵性贬低个人性、陷入 更高存在状态的错觉等。 20世纪60年代中叶,人们对灵性的兴趣特别是对来自 东方的灵性兴趣暴涨,伴随而来的是对灵性逃避的沉迷。 但是,这一现象却经常未被重视和命名,而是被解释为对 宗教的超越和一种超前的修行方法和观念,特别是在快餐 式的修行中,这些玩意儿会在《秘密》这种畅销书中打包 出售。它们的特征是非常的肤浅,就像一种一站式的服务 ,提供这样一些至理名言:“别太往心里去。”“给你带 来烦恼的正是你自己。”“一切皆是幻象。”然后就可以 被任何人鹦鹉学舌般地活学活用了。 幸运的是,这些错误和肤浅的观念现在已经不再吃香 。一堆堆的泡沫幻灭了,一批批的东西方“心灵导师”的 底裤被扒下来了,一个个的教派来了又跑了。为了探寻更 深层的财富,我们已经耗费太多时间在灵性小饰品、灵性 证书、能量传输和崇拜古鲁中心主义(gurucentrism)上 了。但在克服依赖灵性逃避之前,任何有意义的变化都不 会发生,对灵性真正的渴望也不会扎根。克服灵性逃避的 依赖,行动起来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停止逃避痛苦,停止 麻痹自己,停止期望灵性修行会让我们感觉更好。 真正的灵性不会让你“high”,不会让你极度兴奋, 不会让你改变觉知的状态。“灵性”被美化了,但我们的 时代需要更真实、更深入、更负责任的灵性产品;需要一 种率真自然的整合型灵性产品;需要那种撼动我们生命核 心的灵性产品,直到我们认识到对它的探索绝不是浅尝辄 止。真正的灵性不是一些闪光的小饰品或者全知全能的嗡 嗡声,不是迷幻剂,也不是高阶意识次元,更不能带来对 痛苦的免疫。真正的灵性是解放的战火,是一个给我们带 来严峻考验的精致坩埚和避难圣所,它会带来疗愈和觉醒 所需的光和热。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