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西南师大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70
折扣购买: 御伽草纸
ISBN: 9787562197140
太宰治(1909-1948),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三十九年生命,二十年创作,五次殉情自杀,最终情死,日本无赖派大师,毁灭美学一代宗师。日本战后新戏作派代表作家,生于清森县北津轻郡金木村的一个大地主家庭。本名津岛修治。父亲曾为贵族者员,并在本乡兼营银行。为防农民暴动,家筑高墙,太宰治住在这样的深宅大院里有种内疚和不安感,甚至出现了一种罪恶感,对他后来的小说创作有很大影响。 太宰治的创作生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是1932至1937年,这是左翼运动被镇压的时代。著有短篇小说集《晚年》(1933~1936),共收入40篇,这些短篇都充满了青春时期的热情,多角度地反映了作家自己的主张和内心世界。此后又发表《虚构的傍徨》(1936)、《二十世纪的旗手》(1937)等作品。 中期是1938至1945年。著有《女学生》(1939),获第四届北村透谷文学奖。此外尚有《童话集》(1945),发挥了作家奔放的想象力。后期是1946至1948年,一般认为,太宰治的后期创作最有成就,战争刚结束,他就发表了《潘朵拉的匣子》和《苦恼的年鉴》等小说,提出了追求“丧失了一切,抛弃了一切的人的安宁”的观点,以农本主义的幻想批判战后虚伪的文人骚客。在他战后的作品中,短篇《维荣的妻子》(1947),中篇《斜阳》(1947)、《人的失格》(1948),被认为是最优秀的代表作品。这些小说发表后,无不引起巨大的反响。《维荣的妻子》写一个出身贵族、生活堕落的诗人及其妻子自甘堕落以示对社会道德的反抗。《斜阳》反映了战后贵族后裔的社会地位日益衰落,荣华显耀的时代已付诸东流的主题。《人的失格》是太宰文学最杰出的作品,取材于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个性情乖僻的青年知识分子,饱尝世态的炎凉,绝望之余沉缅于酒色,最后自己毁灭了自己。从一定角度揭示了现代日本社会人的异化问题。 1948年6月13日太宰治因对人生感到绝望而投水自杀。他的一生经历了日本革命运动被镇压到日本战败这一大动荡的时代,日本评论家平野谦说:“太宰的死,可说是这种历史的伤痕所造成的。”
很久 很久以前 有一个 右颊上长着令人讨厌的 肉瘤的 老爷爷 这个老爷爷,住在四国的阿波、剑山的山麓。(这只是 我个人这么认为而已,并没有可靠的依据。《肉瘤公公》 这个故事,最早应该是从《宇治拾遗物语》中发现的,但 在这个防空洞之中,要考据原典是不可能的。不只是《肉 瘤公公》这个故事,接下来打算说的《浦岛先生》也是。 这个故事不仅最初在《日本书纪》中有明确记载,《万叶 集》里亦有咏叹浦岛的长歌。此外像是《丹后风土记》及 《本朝神仙传》中皆可找到记述。直到近期,鸥外的戏曲 和逍遥的舞曲也都曾以此故事作为题材。总之,从能乐、 歌舞伎,到艺妓的舞蹈,等等,《浦岛先生》都出现过非 常多次。我有个怪癖,只要是读过的书就会马上送人或卖 掉,所以一直都没什么藏书。因此,这种时候,我只能凭 借模糊的记忆,四下找寻从前读过的书,但就现在的情况 而言,这真是一件难事。此刻我人在防空洞中,而膝上只 放着一册绘本,我只好放弃考证故事,仅靠自己凭空想象 来组织条理,搞不好会想出什么生动有趣的故事也不一定 。如此这般嘴硬地自问自答着,这位身为父亲的奇妙人物 开始说了: 很久 很久以前 在防空洞一隅读着绘本的同时,他的心中已将这绘本 里的故事刻画成完全不同的面貌了。) 这个老爷爷是个非常喜欢喝酒的人。许多嗜酒的人在 家里一向都是非常孤独的。是因为孤独才喝酒,还是因为 家人讨厌他喝酒,他才逐渐感到孤独的呢?这恐怕就像是 对拍手的探究,到底是右手先响,还是左手先响,只是钻 牛角尖,徒费工夫而已。总之,这个老爷爷在家的时候, 总是一副愁闷的表情。虽然如此,但老爷爷的家庭并不是 个不和乐的家庭。老婆婆仍然健在,已经快七十岁了,但 腰杆还是很直,眼睛也还十分明亮。听说以前是个大美人 ,年轻的时候就沉默寡言,总是认真地忙着家事。 “啊,已经春天了,樱花都开了呢。”老爷爷正这么 兴冲冲地说。“这样啊。”老婆婆一脸不感兴趣的样子答 了话,“请你借过一下,我要开始打扫这里了。” 老爷爷的脸又沉了下来。 老爷爷有一个儿子,已经快要四十岁了,是个世间少 有的人,品行方正,不喝酒、不抽烟,不笑也不生气,也 从不感到喜悦,只是默默地务农,附近的邻人都相当敬畏 他,“阿波圣人”的名声不胫而走,他不娶妻也不剃须, 让人怀疑他几乎与木石无异。不得不承认,老爷爷的家确 实是蛮令人称羡的美满家庭。 但是,老爷爷总是不太高兴。他考虑到家人的感受, 却还总是想喝酒。在家喝酒时,他总是无法放松心情。虽 然老婆婆和阿波圣人每次看到老爷爷喝酒,并不会特别责 骂他,只是在一旁安静地吃着晚饭。 “这时节啊,怎么说呢,”老爷爷有点醉了,想找个 人讲话,就说了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春天终于来了呢, 燕子也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