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现代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41.60
折扣购买: 自由之旅(向极致的理想主义致敬)(精)
ISBN: 9787514375701
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Arthur Christopher Benson 1862—1925),英国**的散文家、诗人、作家,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的第28任院长。他的父亲是19世纪末坎特伯雷大主教爱德华·怀特·本森,其舅舅是**的哲学家亨利·西奇威克。因此,本森家族所富有的文化和著述的传统,也很自然地遗传到他身上。但不幸的是,同样遗传在他身上的还有家族性精神病。他本人患有狂躁抑郁性的精神病,虽然身患疾病,但本森仍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多产作家。他曾就读于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并于1885—1903年期间,在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莫德林学院讲授英国文学。1906年后,他出任格雷欣学校校长。1915—1925年,他担任莫德林学院院长。 他的诗歌和散文著述颇丰。令人惊叹的是,他在人生*后的20年间,每天坚持写*记,写下了世上*长的400万字的*记,给世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思想遗产。代表作有:《仰望星空》(At Large)、《自由之旅》(Escape and Other Essays)、《大学之窗》(From a College Window)、《圣坛之火》(The Altar Fire)、《为师之道》(The Schoolmaster)、《剑桥论道》(CambridgeEssayson Education)、《阿城信札》(The Upton Letters)、《我心无惧》(Where No Fear Was)、《向死而生》(TheGate of Death)、《对话寂静》(The Silent Isle)、《无冕**》(Men of Might)、《安静的家》(The House of Quiet)、《静水之旁》(Beside Still Waters)、《追随本心》(Along the Road)、《生命之泉》(Water Springs)、《雅致生活》(The Thread of Gold)、《黑夜炉火》(Thy Rod and Thy Staff)、《花香满园》(Joyous Gard)、《论罗斯金》(Ruskin,A Study in Personality)、《障山及其他故事》(The Hill of Trou**e and Other Stories)、《曙光中的少年》(The Child of the Dawn)等。
**章 逃避 正是各式各样的体验才使得生活丰富多彩——劳作与 休息、痛苦与解脱、希望与满足、危险与安全。变化的过 程令人快乐,让我们懂得了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事情不可 为,从无知到有知,从笨拙到灵巧。 世界上*好的故事只能是现实生活里的事—我们先来 说说逃避的故事。从古到今,让我们始终感兴趣的事情就 是如何逃避,人类的成长史也是一部逃避的历史。约瑟的 故事、奥德修斯的故事、浪子的故事、《天路历程》的故 事、《丑小鸭》的故事、《小妇人》的故事,这样的故事 太多了,我只是列出了其中的几个,深入地思考后,你会 发现这些故事都是有关逃避的故事,与所有的爱情故事一 样。古老的谚语说得好:“爱情的道路从来就不是平坦的 。”而爱情故事讲述的也无非就是男人和女人如何从爱情 的荒漠逃离出来,奔向爱情的避难所。即使像《俄狄浦斯 王》和《哈姆雷特》这样的悲剧,从其背景上讲,也有着 相同的主题思想。在俄狄浦斯的故事中,年迈并且失明的 国王穿着破烂的袍子,无意识地犯下了如此难以形容的罪 行,把他的两个女儿和几个侍从丢弃在圣泉旁老梨树和大 理石墓碑之间。他以微弱的嗓音说出了*后的爱情箴言, 这时空中传来了上帝震颤的声音: “俄狄浦斯,你为什么还在拖延?” 俄狄浦斯立即沉默地走开了,依靠在提修斯的肩膀上 ,等到在场的人终于敢睁开眼看时,他们看到提修斯远远 地离开了,独自地,用手遮住自己的双眼,似乎某种强烈 的光线太令人感到敬畏,凡人的眼睛不能看到他的目光。 但是俄狄浦斯走了,没有悲伤,而是满怀希望和疑惑。即 使哈姆雷特死了,轰鸣的*声响起,也应该祝贺他摆脱了 无法忍*的痛苦。生活中也是这样。一些人用自己的双手 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们的目光落在这样悲哀的故事上 ,很难见到他们潦*写成或匆匆说出的什么话语,似乎他 们进入了沉默或者无知觉的状态!其实不然。那些因灾难 而变得疯狂的父亲们和母亲们杀害他们的孩子,希望与他 们*心爱的孩子一起逃脱他们无法忍*的苦难,他们意欲 与孩子一起飞走,就像**故事里的罗得带领妻女逃离即 将毁灭的城市一样。**的人并不是仇恨生活的人,他非 常热爱生活,只是生活中的悲哀和耻辱实在让他无法忍* 。他是在努力寻找,试图移居到其他的环境当中;他渴望 生活,但又不能就这么生活。正是人的这种幻想才使得有 人寻求死亡。只有动物能够忍*,而满怀希望寻找*好生 存环境的人却匆匆离开了这个世界。 如果说到如何应付人力所不能及的事儿,想想吧,人 类的想象力是那么虚弱,甚至会让你觉得不可思议。如果 一个人想逃避现实生活,无论他怎么做,如何设计,他的 能力都很有限。佛教徒的非实体天空及其难以置信的涅槃 只是剥夺了生活的所有属性;被光线照耀着的圣徒发出令 人生厌的吼叫,这样的叫声将中世纪的天堂空想变成了持 久的圣歌—所有这些从深度上讲对于渴望新生的个体都没 有太多的吸引力,对充满活力的精神心灵也根本没有任何 影响力。即使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思想,伟大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