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1989-1994共2册)(精)

文学回忆录(1989-1994共2册)(精)
作者: 口述:木心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74.16
折扣购买: 文学回忆录(1989-1994共2册)(精)
ISBN: 9787549530816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先讲一则寓言: 在万国交界处有一片森林,林中有一个猎人定居,起木屋, 仅能容纳一人、一枪。有一年冬,狂风暴雨的黑夜,有人焦急 敲门。开门,一位老太太迷路了,求躲雨。才安顿,又有人敲 门,启,一对小女孩,迎进来。顷刻门又响,启,一位将军出 战迷路,带着数十个兵,于是迎进来……再有人来,是西班牙 公主,携众多马车……都要躲雨。雨终夜,屋里有笑有唱,天 亮了,雨止了,众人离去。 什么意思呢?只要心意诚,神祗就大,智慧更大。 文学怎么会有起源? 人类某一样东西的起源,很糟,很不光彩的。 文学以前,先有文字起源:有东西要表述。 古人类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唯物主义称始于劳动,唯心主 义称始于性爱。都不然。古人类最大的快乐是战争胜利之后: 打败敌人,求生存,得延续,必有唱跳欢乐。久而久之,众声 中和谐者,易牢记、易传播,久而久之,诗出。 劳动是苦的,做爱是悄悄的,唯战争胜利是大规模的,开 放的,故有声,声有歌,歌有诗。 其次,对神的崇拜是初民的精神生活。开初是为祈求,求 必出声,起先喃喃,后来高声,再后来高唱,即祷词。 不能否定劳动号子的作用,但那是实用的。 战歌,祷词,劳动号子。 文字用以记事,用以联络、传播、命令、劝告……生存经 验要流传,如战争、疾病、患难、灾祸……造字者设计,刻字 者出手工,后者不一定识字,前者就是知识分子。 小亚细亚出土的泥板字,是记录公元前四千年的一次洪水。 巴比伦,亚细亚,始有楔形文字(在泥板上画符号),直 到埃及开始变化,出史书,颂神,赞美。出了书商,书随人葬, 渐渐不限于宗教拜神,开始记人、事、风情,等等。 中国,自殷商时,有甲骨文,到周朝有竹简,刀刻字。汉 朝用绢帛、丝织品、缣帛。到东汉,蔡伦造纸,文字广为传播。 汉末,蔡邕写刻石经,刻石供拓,开印刷术先河。到隋唐,有 雕版,宋以后,有活字版。 早期中国书简笨重,以牛车载,到宋朝改蝴蝶装。 印度古书称吠陀(Veda),指智慧,是印度圣经。在释迦 牟尼之前即有宗教,如耶稣之前也早有宗教。 印度经书刻在牛皮上。 希腊古书在腓尼基出,从埃及学到著作方法,渐有学校, 以不学为耻。学习目的如中国,为了记账、通信。渐渐出现行 吟诗人,背诵荷马史诗。亚历山大城图书馆当时就有希腊书约 七十万本,后来被恺撒烧去很多。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