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投资原则篇)(精)
ISBN: 9787508687179
杰里米?米勒(Jeremy C. Miller)是伯克希尔公司的长期股东,他在垂直研究所(合伙企业)从事机构销售业务,这是一家在纽约市成立的**证券研究公司,其客户包括一些世界规模*大的资金管理机构。每年伯克希尔股东年会前夕,他都会在奥马哈为一群客户举办晚宴。
摘自“致股东的信”:设定标准 1962年1月24* 对合伙人说的话 我在选择合作伙伴以及处理我们*后关系的过程中,关注的重中之重就是一点——我们将使用的相同标准。如果我的业绩表现不佳,我会希望我的合作伙伴撤资,真若如此的话,我就该为自己手中的基金寻找新的投资出路了。而如果我们的业绩很好的话,合伙人也会对我的出色表现予以肯定,这种情况下我也肯定会校准标准。 问题的关键在于,关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差,我们一定要有相同的标准。我认为衡量标准应该事先定好,回顾以往,凡是事先制定好衡量标准,我们都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我一直把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作为我们的衡量标准。我的个人观点是,要检验投资表现,至少要看3年时间。*能检验出真实水平的周期,就是比较道琼斯指数点位在期末与很接近期初的一个时间段,观察在此期间我们的投资收益表现如何。 用什么作为收益衡量标准都不会十全十美,道琼斯指数也是如此,但是参照道琼斯指数的好处就是,它众所周知,具有较强的承接性,可以相当准确地反映市场中一般投资者的表现。我不反对使用其他标准来衡量股市表现,例如,可以用其他股票市场的平均指数、主要的分散型股票共同基金、银行共同信托基金等。 19**年7月8* 我们就这么按照既定的标准走,不管评估结果如何。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我们有确定的业绩衡量标准,这一策略只能保证我们能做到客观评估,**不等于我们就能取得良好的业绩。提到衡量业绩,我们再回顾一下“基本原则”是怎么说的。基本原则中说,鉴于我们投资运作的性质,衡量我们的表现至少要看3年,而且投机性高涨时,我们很可能落后于市场表现。然而有一点,我可以向各位保证,既然我们已经把标准定在了36英寸,标准就始终是36英寸。我们不会因为达不到标准而修改标准。依我来看,在规模高达上千亿美元的投资管理行业中,如果人人都确立合理的标准来衡量能力,并有意识地付诸实践,这个行业会*健康地发展。在*常商业活动中,无论是评估市场、人员、机器,还是评估方法,大多数人都普遍遵循既定标准,何况投资管理是世界上规模*大的商业领域。 1966年1月20* 在衡量自己的业绩时我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也希望我的合伙人使用同样的标准),我的这套标准肯定不适用于所有基金经理。但是我**相信,无论是谁,只要做资产管理工作,就应该有一套衡量标准,资产管理人和投资者都要清楚为什么这套标准合适、要选取多长时间作为评估周期等问题。 弗兰克?布洛克 )Frank **ock,澳大利亚政客) 在1965年《财务分析师期刊》)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11—12月刊中说得很好。在讲到衡量投资业绩时,他说:“……然而事实就是, 关于投资业绩衡量的内容是一片巨大的空白。如果投资管理机构都把目标定为追求*佳业绩,那么所有关于投资业绩的分析,再怎么仔细,也都是千篇一律。虽说客户没要求我们严肃认真地分析业绩,但出于职业投资者的尊严,我们每位职业资产管理人也应该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表现。对业绩没有明确的理解,又怎么能客观评估?对业绩有了明确的掌握,才有可能着手进行分析,才看得出强弱优劣。公司的管理层缺乏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掌握不了复杂的企业组织的动态变化过程,我们会批评这样的管理层。都不能用一个相同的标准衡量自己的资产收益,却要替别人管理资产,这样的过失不可原谅。……因此,我们很遗憾,在大多数投资管理机构处理的众多数据中,缺失了衡量业绩的体系。令人感到悲哀的是,似乎有些人宁愿糊涂,也不想知道自己的表现到底好不好。” 1966年1月20* 坦白地说,我坚持我们一定要有个标准,而且我们都使用同样的标准,也是有一些私心在里面的。我天生就喜欢把指数甩在后面。凯西?施滕戈尔(Casey Stengel,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球员和教练)说得好:“甘愿认输的都是失败者。”)Show me a good loser, and I’ll show you a loser.) *重要的是,我坚信有了标准,合伙人批评我的话,一定也是因为我真的表现不好(收益不如道琼斯指数),而不会因为某年出现亏损而错怪我。知道了合伙人能合理地给我打分,我就能*专注地工作。*后,事先就把衡量标准定好,将来如果业绩不行了(或者*糟),我们可以散伙。这也就意味着,无论过去收益率多高,都不会影响对当下业绩的判断。表现拙劣就是拙劣,找什么借口都没用。(我*近桥牌打得不好,是因为光线太暗了。)尽管表面看来,这样衡量业绩的办法是自讨苦吃,没有什么好处;但是通过观察许多企业,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若能制定正确的评估方法,许多投资机构和企业会取得了不起的成绩。 所以如果你要评估别人(或你自己!)在投资活动中的表现,*好确定具体的标准并加以运用,按照标准评估和解读。要是你觉得我们的标准(检验3年以上与道琼斯指数的相对业绩)不合适,就不要投资到我们的合伙基金里。如果你认为我们的标准很合适,当出现亏损的年份时,只要我们的整体业绩**道琼斯指数,你就应当保持平静。不但头脑要平静,内心也要平静。 摘自“致股东的信”:设定标准 1962年1月24* 对合伙人说的话 我在选择合作伙伴以及处理我们*后关系的过程中,关注的重中之重就是一点——我们将使用的相同标准。如果我的业绩表现不佳,我会希望我的合作伙伴撤资,真若如此的话,我就该为自己手中的基金寻找新的投资出路了。而如果我们的业绩很好的话,合伙人也会对我的出色表现予以肯定,这种情况下我也肯定会校准标准。 问题的关键在于,关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差,我们一定要有相同的标准。我认为衡量标准应该事先定好,回顾以往,凡是事先制定好衡量标准,我们都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我一直把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作为我们的衡量标准。我的个人观点是,要检验投资表现,至少要看3年时间。*能检验出真实水平的周期,就是比较道琼斯指数点位在期末与很接近期初的一个时间段,观察在此期间我们的投资收益表现如何。 用什么作为收益衡量标准都不会十全十美,道琼斯指数也是如此,但是参照道琼斯指数的好处就是,它众所周知,具有较强的承接性,可以相当准确地反映市场中一般投资者的表现。我不反对使用其他标准来衡量股市表现,例如,可以用其他股票市场的平均指数、主要的分散型股票共同基金、银行共同信托基金等。 19**年7月8* 我们就这么按照既定的标准走,不管评估结果如何。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我们有确定的业绩衡量标准,这一策略只能保证我们能做到客观评估,**不等于我们就能取得良好的业绩。提到衡量业绩,我们再回顾一下“基本原则”是怎么说的。基本原则中说,鉴于我们投资运作的性质,衡量我们的表现至少要看3年,而且投机性高涨时,我们很可能落后于市场表现。然而有一点,我可以向各位保证,既然我们已经把标准定在了36英寸,标准就始终是36英寸。我们不会因为达不到标准而修改标准。依我来看,在规模高达上千亿美元的投资管理行业中,如果人人都确立合理的标准来衡量能力,并有意识地付诸实践,这个行业会*健康地发展。在*常商业活动中,无论是评估市场、人员、机器,还是评估方法,大多数人都普遍遵循既定标准,何况投资管理是世界上规模*大的商业领域。 1966年1月20* 在衡量自己的业绩时我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也希望我的合伙人使用同样的标准),我的这套标准肯定不适用于所有基金经理。但是我**相信,无论是谁,只要做资产管理工作,就应该有一套衡量标准,资产管理人和投资者都要清楚为什么这套标准合适、要选取多长时间作为评估周期等问题。 弗兰克?布洛克 )Frank **ock,澳大利亚政客) 在1965年《财务分析师期刊》)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11—12月刊中说得很好。在讲到衡量投资业绩时,他说:“……然而事实就是, 关于投资业绩衡量的内容是一片巨大的空白。如果投资管理机构都把目标定为追求*佳业绩,那么所有关于投资业绩的分析,再怎么仔细,也都是千篇一律。虽说客户没要求我们严肃认真地分析业绩,但出于职业投资者的尊严,我们每位职业资产管理人也应该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表现。对业绩没有明确的理解,又怎么能客观评估?对业绩有了明确的掌握,才有可能着手进行分析,才看得出强弱优劣。公司的管理层缺乏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掌握不了复杂的企业组织的动态变化过程,我们会批评这样的管理层。都不能用一个相同的标准衡量自己的资产收益,却要替别人管理资产,这样的过失不可原谅。……因此,我们很遗憾,在大多数投资管理机构处理的众多数据中,缺失了衡量业绩的体系。令人感到悲哀的是,似乎有些人宁愿糊涂,也不想知道自己的表现到底好不好。” 1966年1月20* 坦白地说,我坚持我们一定要有个标准,而且我们都使用同样的标准,也是有一些私心在里面的。我天生就喜欢把指数甩在后面。凯西?施滕戈尔(Casey Stengel,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球员和教练)说得好:“甘愿认输的都是失败者。”)Show me a good loser, and I’ll show you a loser.) *重要的是,我坚信有了标准,合伙人批评我的话,一定也是因为我真的表现不好(收益不如道琼斯指数),而不会因为某年出现亏损而错怪我。知道了合伙人能合理地给我打分,我就能*专注地工作。*后,事先就把衡量标准定好,将来如果业绩不行了(或者*糟),我们可以散伙。这也就意味着,无论过去收益率多高,都不会影响对当下业绩的判断。表现拙劣就是拙劣,找什么借口都没用。(我*近桥牌打得不好,是因为光线太暗了。)尽管表面看来,这样衡量业绩的办法是自讨苦吃,没有什么好处;但是通过观察许多企业,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若能制定正确的评估方法,许多投资机构和企业会取得了不起的成绩。 所以如果你要评估别人(或你自己!)在投资活动中的表现,*好确定具体的标准并加以运用,按照标准评估和解读。要是你觉得我们的标准(检验3年以上与道琼斯指数的相对业绩)不合适,就不要投资到我们的合伙基金里。如果你认为我们的标准很合适,当出现亏损的年份时,只要我们的整体业绩**道琼斯指数,你就应当保持平静。不但头脑要平静,内心也要平静。 巴菲特亲荐,但斌倾情做序。巴菲特多年来长盛不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基本的原则,是从始至终贯穿整个投资生涯的?巴菲特在一封又一封写给股东的信中,记录了哪些投资理念、投资方法,并一次又一次地重申那些投资原则?本书包含多封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并且对信中投资原则做了精准体量,它们能够指引投资者们,躲开市场上充斥的各类潮流和技术性陷阱,帮助他们在投资过程中创建自己成功的思维模式。独特信封设计,打开信封,即可收到这本记录着巴菲特投资真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