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

审计学(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
作者: 编者:曾艳芳//赵盟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7.40
折扣购买: 审计学(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
ISBN: 9787302507291

作者简介

曾艳芳,经济学硕士,曾参编两部教材,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任教近20年,讲授多门会计学专业课程,近几年主要致力于会计学专业的《审计学》和《审计综合模拟实验》课程的讲授 。

内容简介

**章 总 论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经历的各个阶段,熟悉审计模式的演变过程;理解审计的含义,掌握审计的特征、职能与分类;理解鉴证业务的含义,掌握鉴证业务的种类,理解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的区别;了解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登记制度,熟悉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审计是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当财产的所有者将其财产交付他人代管或者代为经营时,由于客观上存在着差错防弊、监督他人,以维护财产所有者利益的需要,从而委派或委托另一机构和人员对他人代管或者代为经营的业绩进行审查和评价,进而在委托代管和委托经营的经济关系下,便产生了审计这项经济监督活动。我国**的审计学教授杨时展认为:“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 一、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审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西周时代就出现了有文字记载的审计活动。根据《周礼》记载,在西周的官僚机构中,设有专司监督职能的官员——宰夫。《周礼》 云:“宰夫岁终,则令群吏正岁会。月终,则令正月要。旬终,则令正日成,而以考其治。治不以时举者,以告而诛之。”即年终、月终、旬终的财计报告先由宰夫命令和督促各部门官吏整理上报,宰夫就地稽核,发现违法乱纪者,可越级向天宦家宰或周王报告,加以处罚。由此可见,宰夫是独立于财计部门之外的职官,其所从事的工作具有审计的性质。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政府审计从西周开始进入萌芽时期。 秦汉时期,由“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兼理审计,同时“上计”制度日趋完善。所谓“上计”,就是皇帝亲自参加听取和审核各级地方官吏的财政会计报告,以决定赏罚的制度。这种制度始于周朝,至秦汉时期日趋完善。隋唐两代,设有专司审计之职的机构——“比部”, 掌管**财计监督,行使审计职权。宋初,曾专门设置“审计司”,后改为“审计院”, 宋审计司(院)的建立,是我国审计的正式命名,从此,“审计”一词便成为财政监督的专用名词,对后世中外审计建制具有深远的影响。隋、唐、宋三代均设有独立的审计机构,这标志着我国皇家官厅审计已达到鼎盛时期。元、明、清各朝,君主专制日益强化,取消比部,政府审计职能严重削弱,审计总体上停滞不前。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政府审计代替了皇家官厅审计。1912年,在当时的***下设审计处。1914年,改审计处为审计院。1928年,国民政府在监察院下设审计部,同年公布《审计法》。1929年颁布了《审计组织法》,审计人员有审计、协审、稽查等职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没有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对企业的财税监督和货币管理,是通过不定期的会计检查进行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1982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建立政府审计机构,实行审计监督纳入其中。1983年9月,我国政府审计的*高机关——审计署成立,在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置各级审计机关。1985年8月,发布了《***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1988年11月,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199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实施,从法律上进一步确立了政府审计的地位,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6年2月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06年修正),对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做了大量修订,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始于辛亥革命以后。1918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我国**部注册会计师审计法规——《会计师暂行章程》。同年,谢霖先生获准成为中国**位注册会计师,并创办了**家注册会计师审计机构——正则会计师事务所。1925年上海首先成立了会计师公会。经过三十余年的缓慢发展,到1947年,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事业已经初具规模。然而,由于政治经济的落后,旧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发展缓慢,远未能发挥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应有作用。 解放初期,在我国国民经济恢复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审计曾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由于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陷入了长时期的停滞状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86年7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确立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法律地位,我国各大城市相继成立了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承办会计查账验证和会计咨询服务等业务。到1988年年底,注册会计师发展到3000人,会计师事务所250家。1988年11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始步入政府监督和指导、行业协会自我管理的轨道。1993年10月31日,八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以下简称《注册会计师法》),***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先后制定并发布了注册会计师注册、事务所审批、境外所临时执业等14项行业管理制度,注册会计师行业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大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1995年至2003年,中注协先后制定了6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包括1个准则序言、l个注册会计师审计基本准则、28个注册会计师审计具体准则和10个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公告、5个执业规范指南,此外,还包括3个相关基本准则(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质量控制基本准则和后续教育基本准则),共计48个项目。2006年2月15日由***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标志着我国已建立起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顺应**趋同形势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2009年年初,为应对审计环境的重大变化,实现与**审计与鉴证准则的持续趋同,中注协先后修订了38个准则项目,修订后的新审计准则由中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审议通过后,于2010年11月1日由***正式发布,2012年1月1日起实施。 二、西方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西方**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在西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关系的变革,审计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西方,政府审计的产生早于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 据考证,早在奴隶制度下的古罗马、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已有官厅审计机构。审计人员以“听证”(audit)方式,对掌管**财物和赋税的官吏进行审查和考核,成为具有审计性质的经济监督工作。 在资本主义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政权组织形式的完善,政府审计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现代资本主义**大多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议会为**的*高立法机关,并对政府行使包括财政监督在内的监督权。为了监督政府的财政收支,切实执行财政预算法案,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西方**大多在议会下设有专门的审计机构,由议会或国会授权,对政府及国有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独立的审计监督。美国于1921年成立的总审计局,就是隶属于国会的一个独立经济监督机构,它担负着为国会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提供审计信息和建议的重要职责。总审计长由国会提名,经参议院同意,由总统任命。总审计局和总审计长置于总统管辖以外,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另外,加拿大的审计公署、西班牙的审计法院等,也都是隶属于**立法部门的独立机构,其审计结果要向议会报告,享有独立的审计监督权限。这是世界上比较普遍的立法系统的政府审计机关。 《审计学》主要介绍审计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共12章:前四章主要采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方法来介绍注册会计师审计,并介绍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后八章以报表中主要项目的审计为主线,结合案例来系统地介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技术。该书适合于会计学专业或审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之用,也可成为深受现有审计人员欢迎的参考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