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多样化生长——五年(2010—2014)中篇小说印象
作者简介
陈海艳,女,江西萍乡人,***研究生院毕业,文学硕士,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港台文学研究,参与完成**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30年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现主持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学批评的创新发展研究”、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有效实施方式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内容简介
**章 社会现实的摹写与批判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这是一种基本的文学观念。当代小说家需要积极关注中国社会现实,关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包括社会生活中的*常图景。与此同时,小说家作为社会的良心、深刻的思想者,还需要与社会现实本身保持必要的距离,确立起明确的批判性眼光。有距离,观察和评价往往就*为通透、深入。这是一种时代性要求,不少小说家也在持续地实践着、探索着。 **节 *常生活的美丽与苦涩 ——论滕肖澜的中篇小说《美丽的*子》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地图上,上海一直是一个醒目的坐标。从清末民初一直到**,上海,包括它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在文学中得以不断地塑造与建构。在《歇浦潮》《九尾龟》《海上繁华梦》等民国小说中,上海是汇聚天下奇谭的罪恶渊薮a;在茅盾、穆时英、张爱玲的笔下,上海是社会关系角力的**竞技场,是现代男女纸醉金迷的世界大都市,是没落贵族昏黄的院 落和寓所;在20 世纪50—70 年代的书写中,上海消泯了外滩、百老汇大楼等外在场景原有的殖民与消费文化含义,成为纯然的有关工业化生产的符号式表述。尽管上海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出现了颇为深刻的变化,但是,一直到王安忆、陈丹燕等作家的文学书写中,上海市民的普通生活,仍然缺少深切、细致的表现。这种现象,在进入21 世纪之后被改变。一批“真正开始用手中的笔去表现上海普通市民的生存理想与生命和生活状态的作家”将文学表现镜头的视点下沉,“热衷表现都市中的芸芸众生及其*常生活”,从而使对市**会的表现及市民形象的塑造获得了历史的与审美的双重意义。这些作家中,滕肖澜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位。2014 年,滕肖澜凭借其在2010 年第5 期《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的中篇小说《美丽的*子》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在这一作品中,滕肖澜以沉着的叙述、精巧的结构,表现出上海市民世俗* 常的生活面貌和精神气质,显示出现实书写的独特成就。但是,身为作家的滕肖澜对生活复杂性的**认同,又难免让人感到难言的苦涩。 一、世俗*常的现实书写 李永东指出:“新时期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唤起了人们对租界时代上海的都市经验的缅怀,人们试图从昔*的上海形象中,寻找理解现代中国的线索……现代化的强烈诉求与怀旧风尚相结合,导致了对号称‘东方巴黎’的旧上海的缅怀和想象。与这股风气相呼应,对旧上海的文学书写渐成气候,90 年代以来*是呈现出滥觞之势。” 怀旧情绪的流行,在某种程度 上,表现的是文学书写对世俗*常生活的一种回避。如戴锦华所说,“作为当下中国之时尚的怀旧,与其说是在书写记忆,追溯昨*,不如说是再度以记忆的构造与填充来抚慰**”。a怀旧,正是要以逝去的光辉——哪怕是想象中的——来弥补世俗*常生活的苍白黯淡(也许是主观上的)。不同于当代上海书写常有的拂之不去的怀旧情结,《美丽的*子》直面当下世俗*常生活,以简单甚至略带粗糙的笔触去表现下层市民*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小说中人物活动的场所,弄堂与阁楼,滕肖澜没有进行任何描写。在当代上海书写中,外滩外白渡桥、探戈萨克斯风和淑女老克腊,早就成为昔*上海的象征符号,即便是弄堂、阁楼也已演化为**上海在现代化途中的怀旧对象。但是对于滕肖澜来说,弄堂和阁楼,仅仅只是弄堂与阁楼,仅仅只是人物生存和活动的狭小空间罢了。滕肖澜拒*了关于弄堂和阁楼的描述,斩断了当代上海书写常常难以避免的伤感和哀怜的调子,自觉拉开与宏大叙事的距离,使得《美丽的*子》在直面当下世俗*常生活的同时,有着一种坚硬的品质。 1.实践性。本书立足当下文学发展,从具体小说文本出发,注重文本细读,积极开展批评实践。2.典型性。选取的具体小说文本在业内获得较大关注,*大多数入选《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这一重要中篇小说转载媒介,具有较为突出的典型特征。 3.理论品格。评价文章从作家个人创作理念出发,结合其*多文学经验,基于文本本身,力图开展学理性判断,作出理论性概括和抽象。 4.价值评价。文学批评的根本要求是对具体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作出价值评价,这是本书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