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广东卷)
作者简介
英德市革命老区发展史编纂委员会,由编委会正副主任、编委会成员组成,具体负责清远市清新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的编纂工作,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全面而客观,做到观点鲜明、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按全国、省老促会的要求完成编纂任务。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区域和老区概况 第一节 区域基本情况 一、 市情概况 (一)自然概况 广东省英德市地处广东省中部偏北的北江中游,居清远市域东北部,由汉置浈阳、含洭两个县邑发展融合而来。东与韶关市翁源县、新丰县毗邻,南与清远市佛冈县、清新区接壤,西与清远市阳山县交界,北与韶关市乳源县、曲江区相连。是广东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全市共划分为 24 个镇(街道),全市总面积 5634 平方千米,2017 年末户籍人口 11794 万人。市政府所在地是英城街道。 英德以南岭山脉东南支脉的丘陵地带居多,南北各为一列弧 形山地。地势大体由北向南倾斜,市域从东到西呈泥山层向石山层过渡的整体状态。境内主要有整体呈北—南流向的北江,和整 体呈东北—西南流向的滃江,以及整体呈西北—东南流向的连江(又称小北江)。北江古称溱水,本源在今湖南省临武县,唐后其源东移至今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经韶关市始兴县、曲江区流入英德,境内流长 98 千米。滃江古称浈水,发源于韶关市翁源县坝仔镇船肚东,从该县官渡镇下榕角村流入英德,在大站镇东岸咀汇入北江干流,境内流长 69 千米。连江古称湟水、洭水,发源于清远市连州市星子镇磨面石,经清远市阳山县流入英德,在英德市连江口汇入北江,境内流长 80 千米。 (二)历史沿革 考古发现,今英德之地多处留下十万年前到旧石器、新石器 时期人类漫长进化的活动痕迹。春秋战国时期,属楚。秦置南海 郡后,英东地区在荆、杨二州与秦南海郡三地交界处,英西地区在荆州与南海郡的过渡地带。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今英德之地设浈阳、含洭二县,“内属桂阳”。至“后汉置始兴都尉”后,浈阳、含洭两县归始兴都尉管辖。历三国及魏晋的分裂、嬗变后,含洭、浈阳大体未变。南朝宋泰始三年(467 年),浈阳县改称贞阳县,南朝齐复改为浈阳县。南朝梁天监元年(502 年),于含洭县置衡州,于浈阳县置阳山郡。梁承圣四年(555 年), “萧勃分浈阳,立翁源县”。隋唐时期,浈阳[隋开皇十年(590 年)改为 “贞阳”,唐贞观元年(627 年)又改为“浈阳”]、含洭州郡变化不一。唐武德五年(622 年),以浛洭(唐“含洭”改为 “浛洭”)、贞阳二县置洭州。 五代浈阳、浛洭属广州兴王府。南汉乾亨五年(921 年),割广州兴王府之浈阳县置英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年),以县名犯太祖讳,改浛洭为浛洸。北宋乾兴元年 (1022 年),以县名同仁宗庙讳,改浈阳为真阳。“英州军”兼领“浛洸”“真阳”两县。南宋庆元元年(1195 年),真阳郡升为英德府,仍辖真阳、浛洸两县。自元延祐元年(1314 年)真阳、浛光二县入英德州后,英德经历了元朝州、府、路等不同行政级别的复杂变化。自明洪武初“以英州为县”后,明、清两朝英德俱为县,隶韶州府。清嘉庆十八年(1813 年),析英德高台、白石、独石、迳头、虎山、 观音六图及清远地,置佛冈同知。 民国初期,英德属岭南道,后隶属北江善后公署(先后改称北江绥靖委员会公署、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等)。1949 年秋,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南粤。英德县城于当年 10 月 9 日解放,英德县初隶属北江临时人民行动委员会,后先后隶属北江人民行政督 察专员公署、北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北江区专员公署、粤北行政公署、韶关专员公署、韶关专区革命委员会、韶关地区革命委员会、韶关地区行政专署、暗关市。1988 年 1 月设立清远市,英德隶属清远市。1994 年 1 月,撤县设市(县级市)。 二、资源优势 英德传统水上交通主要得益于北江、滃江和连江。京广铁路和武广客运专线分别在北江东西两岸纵贯英德中部南北;京广澳高速、乐广高速两条纵贯市境南北的高速公路和横跨英德东西的昆汕高速公路,以及市境东西两翼的 G106、G107 国道,与以市区为中心呈经纬网络状辐射的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共同构成英德发达的陆路交通网络,与传统水上交通相得益彰。 全市气候由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 20.8℃。雨季多集中于春夏两季,尤其适合茶树的生长。英德红茶驰名中外,远销亚、非、欧、美等洲,被英国人誉为“东方 咖啡”。矿产资源除丰富的硫、铁外,还有煤、铜、铅、锌、钨、锡、铋、钼、金、水晶石、大理石、石灰石、石英石等。尤其是早在宋代就被列为贡品的英石,因其采挖和赏玩的历史悠久,在海内外极负盛名,是中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 英德传统农作物除水稻外,还有小麦、花生、黄豆、木薯、蚕桑、油菜等。沙糖橘、果蔗、黑冬瓜、冬菇、草菇、木耳、笋干等,则是英德较出名的地方特产。 《英德市革命老区发展史》书写了老区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革命史、不懈奋斗史、辉煌成就史,展示了老区人民的伟大贡献、伟大创造、伟大精神、伟大成就,是一部具有厚重历史特征和鲜明时代特色的精品力作。是一部培根铸魂、守正创新,既为历史立言,又为时代服务,字里行间流淌着红色血脉、催生着革命激情的传世之作。讴歌党讴歌时代讴歌人民、传播红色文化、为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树碑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