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教育出版社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中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丛书 米 尹林 十万个为什么
ISBN: 9787570423415
米·伊林(1895-1953),出生于乌克兰,是苏联杰出的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了近20部脍炙人口的中篇和长篇科普作品,其中代表作品有《十万个为什么》《不夜天》《在你周围的事物》《自动工厂》《原子世界旅行记》《人怎样变成巨人》等。在普及科学知识和鼓舞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洗澡的?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我们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可以达到十几桶。然而,在15、16世纪时,就连巴黎这样比较发达的城市,居民每天也只能用一桶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这种情况下,连洗澡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又有多少水可以供人们洗衣服和打扫房间呢? 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那时候还没有自来水,只是在一些条件稍微好一点儿的广场上有水井,人们只能拿着桶到广场上的水井旁,把水用桶吊上来。现在,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还在采用这样的方法。只是,在这样的水井里常常会发现死猫和死老鼠,非常不卫生。 在古代,人们不仅缺水,同时也缺乏清洁观念。人们每天都要洗漱的习惯近年来才开始养成。 大约在300年前,即便是国王也不可能每天都洗漱。在法国国王无比奢华的寝宫中,你可以找到一张非常大的床,大到什么地步呢?如果没有一种特别的工具—“铺床棍”来帮忙的话,简直就没法铺床。你可以在四根镀金的柱子上找到一顶华丽的幔帐,那就如同一座小型的神殿一样。你还可以找到昂贵的地毯、威尼斯产的镜子以及做工精良的时钟……但是,不管你在这里如何寻找,你都无法找到一个洗脸盆。 每天早晨,仆从都会递给国王一块湿毛巾,国王就是用这块湿毛巾来擦拭脸和手的。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样的清洁方式已经足够了。 当时生活在莫斯科的人们是比较爱清洁的。外国人来到莫斯科,看到这里的人经常到澡堂洗澡便觉得很奇怪。柯林斯医生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在这里,澡堂是一种必须存在的场所,而且能带来很多的收益,因为宗教信仰要求俄国人必须去洗澡。在生着炉子的冬天,他们常常会洗冷水澡。还有的人会从澡堂里跑出来,光着身子在雪地里打个滚儿,然后再跑回澡堂里面去。” 可是,我们再回到巴黎去看一看,那里的人一个月只换一两次衣服。在那个时代,人们关心的并不是衣服干不干净,而是袖口上的花边名不名贵,胸襟上的绣花漂不漂亮。到了晚上,人们会把所有衣服都脱掉,然后光着身子入睡。 直到大约200年前,人们才开始勤换衣服。 人们开始使用手帕的时间也不是很久,距今不过二三百年。最先开始使用手帕的也是极少数的一些人,很多王室贵族认为手帕并不是必需品。其实,他们在床上挂上华丽的幔帐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挡住从天花板上掉下来的虫子—即便是在王宫里,也会有很多臭虫。因此在一些古代的宫殿里,至今还保留着很多用来遮挡臭虫的大伞。 但其实幔帐对防臭虫并没有什么作用,相反,在这些幔帐的褶皱里,臭虫会过得更加舒服。 城市中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下水道。在巴黎,人们都是直接把脏水从窗户泼到街道上的。在街道中心挖一条深沟,脏水可以直接流到沟里。人们在经过这条街道时,都会紧贴着墙根,强忍着脏水沟里散发的难闻的味道快速走过。 即使相对爱干净的莫斯科也是如此。1867年,当莫斯科准备铺设煤气管道的时候,人们在地底下发现了15、16世纪时铺就的木质街面的遗迹。人们能看到,在最古老的街面上积着0.711米厚的一层污泥,而再往上的一层木质街面—这是距离现在比较近的,上面也有一层污泥。 这就不难理解当时的人为什么会比现在的人更容易生病了。那时候,没有人知道哪里脏,脏的地方容易流行疫病。曾经发生过很多这样的事情:整个城市由于可怕的疫病(鼠疫或天花)无法得到控制而最终变成了无人居住的空城。以当时的卫生医疗条件,只有一半的孩子可以活到10岁。那时候,每个地方都会出现很多穷苦人由于天花和麻风病而被毁容的现象。 我们现在想想,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变得比那时候的人更加健康强壮呢?那就是自来水、肥皂和干净的衣服。 “中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丛书”紧跟中小学语文教材修订的步伐,根据教材推荐的阅读书目为中小学生阅读提供最适合的书目!完美的阅读方案、多样的的阅读方法、精心的阅读赏析、实用的视频讲解……这些都会为中小学生阅读提供行之有效的帮助,定会帮助他们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提高语文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