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1.90
折扣购买: 郦波讲处事之道/郦波解读中华传统智慧
ISBN: 9787559830562
郦波,著名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先后担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教师,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及《中国成语大会》文化嘉宾。
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 的能力是行动能力。而对于 行动能力来说,最重要的便 是一个“到”字,做到的“到” ,到位的“到”! 不仅要做到,还要做到 位,做成功,做出成效,这 就不得不提到曾国藩著名的 “办事五到法”了。 曾国藩号称晚清中兴名 臣之首,也是中国近代史上 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 。他开启了号称近代变革之 始的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 影响巨大。 那么,这样一个对工业 文明一无所知的儒生为什么 可以开启洋务运动呢? 答案就是他自己说的“五 到之法”。 第一是眼到。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 史》中有一个著名的论断, 他说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 “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 。范文澜之所以这么说,是 因为林则徐是近代史上第一 个组织人员翻译西方报刊与 著作的人。 像英国人编撰的《世界 地理大全》,林则徐翻译后 取名《四洲志》,魏源就是 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写出 了著名的《海国图志》,提 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 张。晚清官场上第二个主动 翻译西方科技文明著作,并 在规模与质量上远超林则徐 的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在命李鸿章建江 南制造局的同时,又命容闳 等人在江南制造局旁边设立 翻译局,专门组织人员翻译 西方科学、技术与社会学名 著,翻译成果十分显著。后 来,不论是中国的洋务运动 ,还是日本的明治维新,都 从翻译局所翻译的这些著作 吸收了大量的营养。 第二是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