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80
折扣购买: 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
ISBN: 9787508622859
索尔·辛格(Saul Singer),《耶路撒冷邮报》社论版编辑和专栏作者。他曾担任美国外交政策顾问达十年之久。辛格也获得众多好评,有人说:“近些年来,没有人比辛格*能开诚布公、清晰明确地描述以色列。”辛格目前生活在耶路撒冷。 丹·塞诺(Dan Senor),美国**外交政策顾问,美国外交关系理事会中东问题**研究员,美*前驻伊联*发言人。他在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 Group)和罗斯蒙特资本(Rosemont Capital)两家**性私募股权公司工作,同时是后者的合伙创始人。塞诺经常撰写有关中东的文章,发表于《华尔街*报》、《纽约时报》和《时代》等。他曾在加拿大生活和学习,目前住在纽约。
1973年10月6*,正值犹太人一年中*神圣的*子的开始,整个**都处 在休息期间;埃及和叙利亚的*队突然对以色列发动了大规模的袭击,“赎罪 *战争”(the Yom Kippur War)正式爆发。几个小时之内,埃及*队就突破 了以色列苏伊士运河沿岸的防线,当埃及步兵已经越过以*的坦克阵地时,以 色列武装部队理应快速反应以防被袭。在这一波突袭之后,数百辆敌*坦克 正向着以色列隆隆驶来。 这是在那场以色列大获全胜的战争—“六*战争”(the Six Day War) 之后的第六年;那是一场让人难以置信的战争,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在那场 战争之前的1967年,这个刚成立19年的犹太**,看起来就要在阿拉伯人*队 的围*下解散了。每个边境都有敌人在侵犯,但是,只用了六天的时间,以色 列*队就将埃及、约旦和叙利亚的*队一一击退,扩张了自己的领土,从叙利 亚那里取得了戈兰高地,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地区,同时还占领了 埃及的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 所有这一切让以色列人觉得自己几乎是不可战胜的,没人认为阿拉伯国 家还会冒险再对以色列发动一次全面进*。即便是在*队,防御的意识也只 是:如果阿拉伯人胆敢再次进*,那么以色列将再次迅速将其击败,就像1967 年的六*战争那样。 所以在1973年10月的这**,以色列并没有作好战斗的准备。面对跨越 苏伊士运河浩浩荡荡而来的埃及*队,以色列的防御工事简直不堪一击。在 被摧毁的前线之后,有以色列的三个坦克旅,他们位于前进的埃及*队和以色 列的中心地带之间,但是只有一个旅的位置与前线临近。 这个旅由陆*上校阿姆农-雷瑟夫(Amnon Reshef)率领,仅配备了56辆坦 克,负责保卫长度为200公里的前线的安全。在雷瑟夫和自己的将士一起反击 埃及的进*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的坦克接连*到*击,可是并未看到敌方*队 的坦克或者反坦克*。究竟是什么**在*击他们呢? 起初,雷瑟夫认为他们是*到了RPG火箭筒的*击,这是一种常见的手提 式反坦克**,在步兵中广泛使用。于是他命令自己的部队向后撤退一段距 离,根据培训,为躲避RPG火箭筒*击,只要撤退到其短射程之外即可。但是以 色列*队的坦克依然陆续遭到*击,以色列人开始意识到袭击他们的是另外 一种**—一种似乎是看不见的**。 随着战争的白热化,线索出现了。几名从导弹的袭击中幸存的坦克驾驶 员报告说,*到袭击时他们什么也没看见,但是他们旁边的战士说看到有一束 红光射向目标坦克。后来以色列*队在地上发现了电线,这根电线指向被* 击的以色列坦克。指挥官们终于发现了埃及*队的秘密**:赛格反坦克导 弹。 赛格的设计者是Sergei P**lovich Nepobedimyi,他名字中*后一个词 在俄语里的字面意思是“不可战胜的”。赛格诞生于1960年,这种新式的武 器*初是专门提供给《华沙条约》成员国的,但是其**次在战争中投入使 用却是在赎罪*战争中,埃及和叙利亚的*队使用了这种**。据俄罗斯方 面的消息称,赛格在这场战争中摧毁了近800辆以*的坦克,其中包括在战争 开始的**天,摧毁了拥有100辆坦克的以*第252坦克分队。 赛格是一种线导导弹,只要一个战士躺在地上就可射击。它的射程达3 000米(1.86英里),是普通RPG火箭筒的10倍;另外,赛格的威力也十分强大。 每个射手都可以独立工作,甚至都不需要有人来做掩护—有一个浅沙坑 让射手藏身就行。射手只需要将导弹对准坦克的方向,然后在导弹的后面用 *纵杆控制红线射击即可。只要负责射击的战士能看到连接着导弹的红线, 他就能准确地控制导弹击中远距离外的目标。 其实在这场战争之前,以色列的情报机关就已经知道了赛格,甚至在和埃 及从1967年战争之后不久就开始的边境消耗战中还遭遇过这种**。但是以 ***官员认为赛格仅仅是另一种反坦克**而已,和他们在1967年战争中 打败的敌方**没什么本质区别。因此,在他们看来,敌人的新式**确实存 在,但也无须专门准备以应对赛格的威胁。 在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雷瑟夫和他的战友们必须找出究竟是什么 **在打击他们,同时还要找出应对这种**的办法。 在彼此交换了看法之后,雷瑟夫及其将士们发现赛格也有其缺陷:它们飞 行速度较慢,而且*终是否击中目标依赖于射手盯着以色列坦克的那只眼睛 。于是,以色列*队找到了一个新办法:只要任何一辆坦克发现一条红线,所 有坦克都开始四处移动,同时对着那个看不见的射手的方向进行射击。 坦克移动扬起的尘土模糊了敌方射手的视线,使其看不清导弹后面的红 线,同时以方*队回射的火力也使得射手不得不转移自己的目光。 事实证明,这种新发明**奏效,后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队都采纳了 这种方法。这既不是在*事学院的演练中长年形成的教条,也没出现在偶发 事件的手册中,而只是战士们在前线的随机应变。 通常,以色列*队的战术创新都是由下而上进行的—由个体的坦克指挥 官或者他们的*官向上传递。对于这些战士来说,大概永远不可能发生他们 去问自己的上级该如何解决问题,或者说他们没权利决定这么做的情况。当 然,对于实时担当起发明、采纳以及传播新的战术之类的任务,他们也不会觉 得奇怪。 P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