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国强学术自传(精)/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 政治经济学学科发展应具有大的包容 性,同时在研究中努力追求科学性、严谨性、前 瞻性、针对性、思想性和现实性的结合 经济学作为与中国经济改革为密切、现实 指导意义强的学科,对推动中国过去40年的发 展起到了重大作用。然而,在如何看待和探索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问题上,我觉得中 国的政治经济学无论是从解决实际问题还是包容 性、规范性、科学性、严谨性、前瞻性和思想性 方面,都有比较大的改进空间。中国的传统政治 经济学离这些标准差得很远,远没有形成科学体 系,对解决现实问题、时代性问题(如改革开放 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显得力不从心,有些研 究结论甚至与改革开放的国策没有很好地融洽。 为严重的是,现实中也存在一种排斥一切、唯 我独尊的倾向,这不利于政治经济学作 为一个整体的发展及其对构建中国学派的推动。 为此,我在2018年初写了《如何构建政治 经济学的中国学派》一文,并发表在《中国新闻 周刊》上。我在文中谈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 治经济学的理解和看法,应该怎么去发展,怎么 让它具有科学性、严谨性、时代性、现实性、 前瞻性和思想性。政治经济学本意是研究上层建 筑(、体制、制度及其体制机制转型改革) 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门学科。然而,当前政治经 济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个基本点,许多 支持改革的理论、举措和实践及改革的成果没有 被纳入政治经济学的范畴,甚至一些人将其对立 起来,认为是西方的东西,让学者、从事政策研 究者和领导谈改革、提建议、给举措时难以思想 解放,甚至战战兢兢,缩手缩脚。如果这也是西 方的东西,那也是西化,许多改革建议和举措, 回头来看,尽管有许多不足,但为什么在中国的 改革和发展中起到这么大的推动作用呢?这说不 通。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少人以传统书本教条 和不合时宜的旧理念为据,用主观意识裁判现实 ,不能理解甚至误解中央的大政方针和许多改革 举措(如市场化改革、国企改革、发展民营经济 等),乃至产生抵触情绪,将社会主义的国体与 改革开放的国策对立起来,造成了人们思想、理 念上的很大困惑,难以形成上下一致共识,从而 严重地影响中央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和改革举 措的落地,甚至动辄上纲上线,使得许多政府官 员不敢主动作为和担当,学术探讨难以深入,这 对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及现代化经济体系 的建设将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此外,中国的经 济学科,不止政治经济学,其学科体系、学术体 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都不高,学术的原创性 还不强。无论是在科学性、严谨性、针对性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