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评传

仇英评传
作者: 林家治|编者:林晓红
出版社: 古吴轩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7.62
折扣购买: 仇英评传
ISBN: 9787554608418

作者简介

林家治,男,江苏省苏州市人,1944年2月11日出生。毕业于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党政管理专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 从事四十多年中国美术史、吴门画派史美术理论研究。出版有《明四大家研究与艺术鉴赏》(四卷本)、《仇英研究》、《壮观集》、《简明吴门画派词典》、《林家治吴门画派研究论文选集》、《民国商业美术史》等十余部专著,计四百余万字。许多研究成果突破前贤,为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及众多艺术院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撰写论文所选用。 现任苏州吴门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

内容简介

大明正德年间。当时的苏州府,凭借天时、地利 、人和以及外国经济的刺激与渗透等诸条件,在经济 、文化方面已完全摆脱了大明前期萧条、滞涨的情状 ,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万马奔腾的景象。苏州经济 、文化的许多方面远远超越诸多地方,成为全国经济 、文化的重心之一。特别是苏州传统的丝织、刺绣、 缂丝、制扇、玉刻、木雕、髹漆、造园、书画及装裱 等手工业兴旺发达,引人注目。 当时,全国各地的士大夫阶层、富商豪绅,甚至 许多退位官员、文人学士纷纷到苏州来安家落户,过 着富有奢华又清净省心的日子,这就极大地推动了苏 州两方面的迅速发展:一是造园业。富商豪绅和退位 官员来到苏州,选一块风水宝地,邀请最优等的画师 、工匠,规划营造私家园林。一时间,造园成风。拙 政园、网师园、有竹居、弁山园、东园、桃花坞、东 庄等,就是当时的代表作。二是书画业。由于苏州传 统的文人学士所造成的根基深厚,加上外地来苏州加 盟的书画家锦上添花,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书画艺术 家。据李维琨《明代吴门画派研究》(东方出版社 2008年版)不完全统计,明中期苏州著名书画家占全 国近一半之多。最著名的有杜琼、吴宽、王鏊、史鉴 、杨循吉、沈周、祝允明、都穆、文林、唐寅、文徵 明、张灵、王宠、徐祯卿、吴伟、陈淳、周臣、文伯 仁等。这些书画家的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书画业、书画 营销、装裱、颜料、纸张业的发展。苏州俨然成为全 国的书画业中心。 苏州桃花坞,便是全国经济、文化重心的中心。 桃花坞位于苏州城西的阊门,这里人口密集,水陆码 头繁华,灯红酒绿。这里店肆林立,手工作坊云集。 画匠、漆工、各种手工艺人在此地大显身手,他们以 聪明才智日夜描绘着人间天堂的多姿多彩。 在如此繁华热闹之地,多几个人少几个人根本引 不起人们的注意。可是,有一位年纪十六七岁的小青 年,他那认真好学的举动引起了路人们的关注。只见 他有时坐在阊门城门口,仔细地察看着来往的人们, 然后专注地在置于木板的纸上画画改改,一画就是大 半天。有时,在附近的书画店里也能见到他。他和书 画店的老板、伙计们混得很熟,居然能端坐在柜台前 ,对着繁华的街景绘画。当然,他起先并没有这样好 的待遇,只能坐在店面门口的地上。后来,店老板见 这个小伙子聪明伶俐,根基固实,心生喜欢,便让他 进店堂观赏名画,又让他坐到柜台前写生。小伙子十 分知趣,每天在画好的数幅写生画中,抽出两幅赠予 店老板。店老板自然不客气,竞将小伙子的画挂出来 出售,每幅也能赢得一些碎银。这使小伙子分外激动 ,觉得自己的功夫没有白费,多少有市民百姓在关注 、欣赏自己的画了。 这个小伙子就是仇英。仇英,字实甫,号十洲, 苏州府太仓人。史籍上没有具体记载他的生卒年月, 约摸出生在弘治年间,卒于嘉靖年问。具体哪一年生